博文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

图片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 (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 年底隨著李 老師 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 老師 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 法師 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 。 這個由( 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 [1] ,也是中國佛教發展的結局。李老師曾說:「 我若不在了,可將我所有的著作一把火燒了。……只留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 又說: 「我十幾年來引導弟子對淨土生信心,並與弟子相約在淨土見。」「修行人深感五蘊苦、空、無常、無我;然而,與其無聊等死,不如快樂生活,求生淨土 。」 這些教言可濃縮、歸結為一句話:        活著,做一個 快樂、聰明、有品 的念佛人;死後,隨佛 往生極樂 。       淨土宗 ( 中華淨土宗協會 ) 成立 20 年後,散居台灣各地的現代禪同修,多半遵奉李老師的以身示範及最後叮嚀,而安住於信佛念佛 ( 稱名 ) ,願生極樂,乃至成了生活化的習慣 。      從淨土宗回顧這句話,別有滋味、別具深意,完整的文句是:      人生很短,諸行無常,快樂或憂苦,很快就過去了;唯一要緊的是「生死」大事 。 生前,隨份隨力做一個快樂、聰明、有品的人 ,而更重要、須全力以赴的是: 一心皈依佛 、 信佛念佛,臨終乘佛力,往生安樂國。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果地成佛以來,一切眾生 皆蒙佛力攝受,必生淨土得救 ,但因凡夫業障煩惱而不知不信,依然隱覆於無明煩惱之中必,自苦自擾(驚慌恐懼),或自暴自棄(頹廢放縱),錯用心於各種貪欲或惡行,認賊作父,或 捨父逃逝 ,繼續的輪迴六道。 若能 做一個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就能一切無礙,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 快樂, 是「知足.任運.開放」的生涯;心中有「阿彌陀佛」,則快樂無憂。 聰明, 是「明理.通情.懂事」的處世;且能信受佛說,不被異學異見 (他宗外道) 所動搖。 有品, 是「恭敬.柔和.禮讓」的古風。不違法律、不害他人,善待眷屬、履行責任、惜情念恩、守信重諾、質直心柔軟,觀功不觀過。抱道自重、守身如玉。   先做好人的本份, 再提昇人的品質,讓心智愈來愈成熟,心靈愈來愈寂靜,念佛就更單純、相續、融入、相應。       1. 聰明, 有品 (厭穢) 而快樂(俗諦/機): 大小顯密, 宗門教下,黃葉但止小兒啼

念佛人的吉祥數字:48-18-6

图片
  念佛人的吉祥數字:48-18-6 (象山慶24.5.13)       佛( 因地)有 48 ( 超世/ 別) 願 ,成佛而酬願成報,每一 願 成一身,就有 48 種身相之示現; 48 願 乃總括無量 願 , 無量 願 有無量身,無量身有無量光,無量光簡約(由博返約)為十二光,無量 願 收設為 48 願 , 亦如三嚴二十九種, 入一法句( 一法句 者 , 清淨句 ), 十二光入無礙光, 48 願 入 第 18 根本 願 , 即 《觀經》第九觀 : 「 以觀佛身 故 ,亦見佛心。佛心 者 ,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第18 願 一言以蔽之, 曰 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就如《大般若經》600卷,綱要為《金剛經》,又濃縮為《心經》,又總言之曰(觀自在)「無所得」 [1] 。          48 願 乃 淨土宗 核心眼目, 從內容上可分為三: 攝法身 願 (彌陀自證功德)。攝淨土 願 (莊嚴依報)。攝眾生 願 (成熟善根, 往生淨土,疾速成佛)。 48 願 體現出法藏菩薩的大慈悲心, 內蘊大乘佛教之奧藏秘髓,乃釋迦如來一代時教之大法綱宗,不唯釋迦一佛之法藏綱宗,實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法藏綱宗。 自從《大經》宣說 48 願 之後, 這個數字就成了念佛人最熟悉、最親切的「吉祥」數,如 蕅益 師 < 48 願 文 > 、蓮池 師 < 答淨土 48 問> ) …… ,今日則有慧淨師 《 阿彌陀佛 48 題 ─ 以 48 題 略解 「 阿彌陀佛是 怎樣一尊 佛? 」》 。 善導師:「 弘誓多門 48 ,偏標念佛最為親。 」 願 以成身, 身則有力, 酬 願 之48身,亦不外乎三攝(佛身、淨土、眾生)之 願 身。》此前出版之結緣書《 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 》, 略舉四種:「 本 願 成就、救度眾生、光明攝取、臨終來迎 」, 是為總說,今此新書為分別細說,然亦可統整、歸類,不離於此四種。又 《佛在何處》 之「 西方、十方、名號、頂上、口中、身中、心中 」, 亦是另一種表述方式。 另,佛教中相關的法數,如 48 有漏智 、 48 輕戒 、 48 體12 光佛…… 。 彌陀48 願之中第 18 ,被尊為 根本 願 , 理所當然成了神聖莊嚴的往生( 通關)密碼:法藏比丘廣發超世願,是為了普救十方眾生,而第18願能圓滿阿彌陀佛的本懷-- 「設我得佛

念佛人的浴佛節

图片
  念佛人的浴佛節 ( 象山慶24.4.29) 傳統的浴佛節,是象徵性的( 效法諸天與龍王)以淨水灌沐「悉達多太子像」,感恩祂大悲方便,「八相示現」而降生娑婆,為眾生示範、開演如何藉假(五蘊身心)修真(清淨法身);時至今日,雖值末法五濁,仍有佛法可聞、三寶可依,在慶幸歡喜之餘,藉此世人共許的節日,以浴佛誦經而表達「感念本師法乳之恩」,且再次因此法事而領受 《浴佛功德經》 開示之諸種功德: 1. 現受富樂,無病延年  2. 於所願求,無不遂意  3. 親友眷屬,悉皆安隱  4. 長辭八難,永出苦源  5. 不受女身,速成正覺。如 《 灌洗佛形像經 》所說: 「 佛滅後,當至心念佛無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無量,不可稱數。」 因承恩而感恩,又因感恩而受恩,如此輾轉增上我輩與釋尊的因緣,可說是佛德極真實、佛力不虛作!謹於佛誕日,隨眾浴佛並恭誦: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願彼五濁眾生類,速證如來淨法身。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剎常芬馥,願此香烟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亦願三塗苦輪息,悉令除熱得清涼,皆發無上菩提心,永出愛河登彼岸。      念佛人雖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願生阿彌陀佛淨土」為主,以釋尊為本師,而以彌陀為本尊,有所謂「一佛一法一淨土」之說,這是從煩惱凡夫的立場,自知其根機之下劣、造罪之深重,不堪於「聖道」諸行之聞修;而為了急求出離六道生死之輪迴,故於十方諸佛之中,選擇一尊與娑婆特有緣( 親緣、近緣、增上緣)、易感應(本願強、光無礙)的阿彌陀佛,而一心西向,一門深入,以信願稱名而乘佛(本願)力,命終往生極樂,而滅罪、成佛,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智慧,再回娑婆度眾生。這是我輩末法劣機「離苦得樂」唯一而最佳的出路,也是阿彌陀佛為我輩約時被機、量身訂做的法門。      然而,娑婆眾生有幸聽聞的一切佛法,尤其彌陀淨土本願法( 弘願門),皆源於釋尊住世四十九年的宣說,即所謂「釋尊此遣、彌陀彼喚」的二尊之教,因此,淨土行者,更須感戴於釋尊為末世之我輩所開示的,「念佛往生」之特殊法門, 善導大師於五部九卷中,處處提及慚謝「釋尊為我另開淨土門」之恩,以示不忘本,如《觀念法門》云:         釋迦 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迴生 彌陀 佛國。 《法事讚》云:           釋迦

彌陀本願,為我一人

图片
  彌陀本願,為我一人 ( 象山慶24.4.1) 淨土門乃成熟、終極之教:為人父母者,日夜懸念而無所不至的關愛其子女,乃能少分體會阿彌陀佛一切時地無條件護念眾生,而報本返始得稱念佛名,願生淨土。或由於飽經滄桑而年老體衰,自知能力有限,認分的放下各種不切實際的貪著、妄想,全身心歸命、靠倒,讓阿彌陀佛成為生命後期的長照與關懷,並得以安心的蒙佛接引,往生極樂。 「五十而知天命(他力),六十而耳順(安愚),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樂在、不離)」,又何嘗不是晚年歸命、至心念佛的描述? 年輕的心,不懂無常,於世間的幻夢、生命的無奈、自力的有限,仍無經驗性的親切體會,對於彌陀的大悲本願,難以信解,於念佛的現當二益,也不免多疑;因此,在稱名的行持上,較不積極、或不至心,須是隨著年紀增長,在人情欲求的經歷上,患得患失百千回,挫折與空虛的感受逐年互增,乃至於身與心俱疲,而盼從名利交際場上退隱、休息,這時候的想法較近於現實,人生也近於尾聲,將未來的希望與寄託,從人事中拔出,轉而求之於宗教上更高遠或更清淨的祂力;也由此深刻的了解:人與人的關係,只徒然相互糾纏、相互傷害,「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因此,談不上終極的、永世的互相依靠、互相超拔;唯有心出離於三界,接受阿彌陀佛「不虛作住持」弘誓與救度,於念佛中安頓其身心,靜待最終的來迎,往生極樂而成佛。     最重要的是,阿彌陀佛的三力外加,讓眾生借力使力,以祂為光,以祂攝己,成就機法一體的念佛與往生。 《徹悟禪師遺集》:      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眾生不知也。……若以眾多觀之,佛則普為一切眾生也;若以一人觀之, 佛則專為我一人 也。稱性大願為我發也,長劫大行為我修也,四土為我嚴淨也,三身為我圓滿也。……我造業時,佛則警覺我;我受苦時,佛則拔濟我;我皈命時,佛則攝受我;我修行時,佛則加被我。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不過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脫眾苦,廣受法樂也。欲我輾轉化度一切眾生,直至一生補佛而後已也。……今而後,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盡報歸誠,拼命念佛而已,復何言哉! 曠劫以來,反覆於 「 從迷入迷 而 不知出離 」 的凡夫我,催發了彌陀悲憐眾生的本願:「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名號的由來與勸念,可說是專為我而發,如前人所云: 「 彌陀五劫思惟, 兆載修行 之願 , 深深按之,全為我一人。 」 這 是一種親切的覺悟與感受,

念佛,拯救未來的我

图片
  念佛, 拯救未來 的 我 ( 象山慶24.4.5)        有一種心理學 [1] ,以「自我調節」來減少不必要的後悔、而提升正向的行動力,以便於 拯救未來 的 我 。其理論與方法是: 設定一個「有價值」的標準,以引發「現狀」的不平衡,利用這種反差而激勵自我,去完成所設定的目標;若結果與目標相符,則自我效能提升,並據此設定更高的目標,就這樣一階又一階的超越自我,直到最後;若 「過去我」「目前我」「未來我」 的 連結感越緊密,其自我提升的相續性就越高。 這有點類似「勵志」學習,在人生中不斷的邁向「理想」的自我形象。      宗教之「習俗與信仰」的心理加工,可促進「自我調節」的技能,亦可啟動認知、動機或情感,提高自我調節的靈活性。但世俗的目標與過程,必然有各種客觀環境的限制與破綻,更有主觀心智的障礙與盲點,不可能總是順利、如願。到了一個程度,就要了解自我的極限而轉向他力的提拔。所謂「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隨著年歲的增長與閱歷的豐富,色身的機能與心識的活力越來越衰退,就越需要他人及外物的協助,到最後則是完全的依賴;這是世俗生命的自然結論,只能於不可奈何中安之若命,或任由「人事盡處,天命流行」,真有如此體認,也是一種豁達的智慧、輕安的受用;青壯年的自我意識,不再強勢、也不再掙扎,而是柔軟的轉身、回頭,向一切因緣開放,與一切境遇妥協,尤其對超勝於我、有助於我,乃至於高不可及、深不可測的宇宙神秘力量,對照之後,欣悅的降服,至心的歸依,將餘生的爛命,全然的付託,被攝受、被安排,享受一種「 不再是我,乃是oooo在裡面活著 」、 「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 的喜樂與安心。在佛法中,或可說是捨棄「我執」而趨近於「無我」,或自覺其罪苦之「機」而歸於就度之「法」,此後就在「無我與正法」中安身立命,活出一種不可思議的新形象(實相),這就是宗教上的「拯救」未來的我,以有限、殘缺的(過去、現在)我,換取無限、整全的(未來、永恆)的我。     淨土宗人多由「厭穢(無明我)欣淨(佛性我)」而信佛念佛,就是一種身口意的自我調節,所要達到或仿效的目標很明確(往生彌陀淨土、成為無量壽佛),這樣的目標以「信」為主體、以「願」為動力、以「行」為表達,在一輩子的念佛中,不間斷的揚棄舊業,熏習新種,是一個從粗到細、從染到淨的內在(心識)調節或轉換;而更重要的是,迴轉無使劫

善導師-五部九卷

图片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 導 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 善導《觀經四帖疏》 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 淨土)三經一致的根本教行。下品凡夫,造惡多端,應受地獄之報,若於生前或臨終能聞知「彌陀本願」之教,而信受一心,口稱佛名,即得乘佛願力,消除業業,而生彼淨土。如此「 聞信-- 稱名--滅罪--往生」的機教行益之法門,在隋唐宗派競起的佛教界,有其鮮明而獨特的 教相 ,乃至於對當代三善導師( 地論慧遠 、天台智顗、三論吉藏) 所註釋《觀經》義學,有所批判與楷定,可說是另闢蹊徑,自成一家。對後世眾生及日本佛教的影響極大。 一、本/具五部 — 五正行 — 五念門 ( 一) 本疏      善導著述的「 五部九卷 」, 《四帖疏》是「本疏/ 解義」分, 《觀念 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 法門》、《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 法事讚》、《往生禮讚 偈 》、《 依觀經等明 般舟 三昧行道往生 讚》 為「具疏/ 行儀」分: < 本疏> 詳說「教相」之安心,<具疏>敘述「實踐」之行儀,有理( 智慧) 有事(功德),以教導行,以行輔教;教以立宗,行以化俗,可說是「教行」一致的完美結構。      善導依世親菩薩 《往生論》的五念門, 調整為 三根普被的「五正行」 ,分別對應於本/ 具五部書中 [1] 。比較而言,善導師於五念門之「讚嘆門」別出「 稱名 」行,並以此含攝了「 作願、迴向 」二門,《四帖疏》卷一: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此外,又增入五念門所無的「 讀誦 」正行。 五念門以「作願、觀察」 ( 止觀) 為主,五正行以「稱名」 (念佛) 為重。        天親菩薩《往生論》的「作願」門是「奢摩他/ 止」 :「 云何 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觀察」門為「 毗婆舍那 / 觀」:「 云何 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 曇鸞善導師《往生論註》卻說「作願」是「 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 」並將所「觀察」極樂三種依正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