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 (善導.)--象山(淨)慶2021.12

 

前言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1](二)>:「一般念佛人,天天都在念【西方發願文】……要有什麽果,須有怎麽因。[2]這裡說的是慈雲懺主的〈淨土文〉,又稱〈小淨土文〉,僅二百餘字,收錄在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現今佛教寺院每日晚課幾乎都有念誦,是佛教學人耳熟而詳的文字,更是念佛人的日常行儀,經常被引用[3],或搭配其他警眾文、懺悔文、發願文、觀想文、皈依文、迴向文…,成為完整的一套儀軌也有對其文義與玄義做詳解的,如聖嚴法師<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4]淨空法師<慈雲懺主淨土文>[5]如本法師<慈雲懺主與發願文>[6]達真堪布<慈雲忏主淨土文大慈菩薩發願偈釋義>等;或與《往生淨土懺願儀》、《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合講,歸在「作願」門。慈雲懺主964~1032天臺宗十六祖寶雲義通(927—988之弟子,與十七祖四明知禮(960-1028同學,前者常呼人為鄉人曰:「吾以淨土為故鄉,謂人皆當往生,皆吾鄉中之人也。」後者創「念佛施戒會」,結合僧俗男女一萬人,同修念佛、發菩提心,求生淨土。並作《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7]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因此,師徒三人都是「教宗天臺,行歸淨土」[8]的高僧,志磐《佛祖統記》〈淨土立教志〉,更將知禮、遵式等人在其中,對於北宋以後彌陀信仰的普傳,有正、反兩面的貢獻,如黃啟江〈北宋時期兩浙的彌陀信仰〉云:

宋以前雖見彌陀信仰,似乎零星散布在幾個淨土高僧所在之地,流傳並不普遍。至宋初,彌陀信仰開始以兩浙地區為核心,向外擴展蔓延,造成宋以後信仰彌陀淨土之風尚。…… (天臺)知禮在明州保恩院住持數年之後,與其師弟異聞等建「念佛施戒會」,結合萬人以為一社,並親作疏文,教人念佛。……遵式,往來明州、臺州、蘇州、杭州之間,大肆鼓吹淨土,宣揚禮拜彌陀,率領道俗修懺。……四處講說淨土。遵式熟習各種懺儀,號稱「慈雲懺主」。曾先後依經撰成諸懺法,「圓融三觀,以淨土為依歸」。又依《無量壽經》之說,制定「往生淨土懺儀」,為後世淨土教所遵。……知禮與遵式所做的講經、結社、修懺、施戒、鑄像等佛事,在兩浙之間蔚為風氣。

這是正面的意義,在唐武宗滅佛而淨土宗三位祖師(曇鑾→道綽→善導)的文獻毀失之後,幸有天臺高僧的慧眼弘揚,彌陀信仰乃得以傳演下來,乃至蔚為其他諸宗行門的歸宿。但相對的,淨土法門卻成了依附諸宗義學而面目模糊的「寓宗」,對一般基層大眾念佛求生的理解與信心,有很大的困難。慧淨法師〈淨土宗簡介〉

淨土法門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隋唐淨土,二是宋明淨土。淨土的弘揚,最純正的是在唐朝,也就善導大師這個法脈─善導大師繼承道綽大師,道綽繼承曇鸞大師,曇鸞是依據龍樹、天親菩薩的淨土思想去註解發揮。……宋明淨土已經摻雜了天臺、華嚴、禪的思想,雖然教理看起來很豐富、很磅礡,可是已經不是純正的淨土思想了。念佛一法是彌陀救世本願,也是釋尊出世本懷,只要信願稱名,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其特色是「勝、易」,「易」─本願稱名,「勝」─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唐朝末年之後,就沒有善導大師這種思想、內涵了,所傳承的大部分都是以天臺宗的思想為主,像北宋時代的知禮大師或慈雲大師,他們都是天臺宗行人,他們是「教宗天臺,行歸淨土」,……這些大師們的思想著作長期影響後來的中國淨土法門,但可惜完全看不出善導大師思想的影子。

善導大師這一傳承、這個法脈、這系列著作在唐朝末年就失傳了,以致於自古以來,凡是研修淨土法門的學者或行者,都是依據他們本宗的教理來解釋這個法門。……沒有完全依據淨土法門的經典來解釋淨土法門,導致淨土不成為淨土,聖道不成為聖道。

而今,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重光於中國佛教界,對於被臺、賢、禪、密、唯識諸宗思想所雜揉、混融淨土論疏及專著,亦可以歷史倒過來的方式,以<善導.>[9]的純粹淨土宗思想,重新在法義上抉擇、詮釋,讓普天下念佛人暫時不必捨棄這些行之有年的淨土文疏法語,又能以不同的眼光讀到純正淨土門殊勝簡易的(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本義。或可說是從寓宗回正宗,以正宗解寓宗,且名之為「諸宗淨土義」重讀[10]或今()[11],是一種淨土法義的回歸或釐清復原。世間人對各種「情境與思想」的理解,幾乎都是「人為()詮釋」[12]的表述,與事實(真相)若即若離,因此,最後的結論仍在於個人的理性抉擇與信仰趨向。也就是看(詮釋)的角度與立場,決定了認知的影像[13]。從聖道門看淨土,添加了色彩[14];從淨土門看淨土,回復了白木[15]

 

正文

    此文[16]出自《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之〈正修行願門〉第二「十念門」[17];依其文字結構,略分八段: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前三段是從「我」而起的淨土三資糧:(1). (2). (3).行;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今自憶:此生以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

第四段是從「佛」而發的因地本誓(念佛乘佛願,必生安樂國) 的第十八根本願,也是果地功德;淨土法門「本願念佛、往生淨土、成佛度眾」之一切因緣果、信願行,皆以此本誓(果德)為始、為終、為核心。

 

願此十念(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第五段是以「我」的念佛為因,得入「佛」的大誓之果,緣「佛」之力,為「我」滅罪增善;此為「現世」之益;第六段是承「佛」慈力,臨終自知,身心安詳,佛聖來迎,即生淨土;此乃「當來」之益;這兩段「現世安穩」為枝末臨終往生」乃根本都攝於(第4段)第十八願的一句名號,一向念佛中。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第七段是依「佛」不虛作住持,往生之後即得見佛聞法,開慧度眾,圓滿「我」因地所發菩提願: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其實,極樂無為涅槃界的的菩薩已無我相人相,與佛及諸上善人一體不二,同德不分。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第八段結歸於「皈敬(佛法僧)三寶」,佛教一切法事,皆由三寶之加持乃得圓滿。於淨土門,皈依三寶就是皈依「南無阿彌陀佛、本願救度法、如來淨華眾」,一佛一法一淨土,於六字名號中具足無餘;此結語與開篇相呼應,前後一致,同稱:南無阿彌陀佛。

 

又,《往生淨土懺願儀》<明發願法>,文義類似,可為參考

至心發願,願共修淨行人,三業所生一切諸善,莊嚴淨願(作善迴向);福智現前,願得彌陀世尊,觀音勢至,慈悲攝受,為我現身,放淨光明,照觸我等,諸根寂靜,三障消除,樂修淨行,身心潤澤,念念不失淨土善根(見佛菩薩,除障修淨);及於夢中,常見彼國,眾妙莊嚴,慰悅我心,令生精進(夢中常見,彼國莊嚴)。願得臨命終時,預知將至,盡除障礙,慧念增明,身無病苦,心不顛倒(正念知時)。面奉彌陀,及諸眷屬,嘆喜快樂。(佛聖來迎)於一剎那,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自在化身,微塵佛剎,隨順眾生,而為利益。能令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俱時離苦,皆共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廣度眾生,得生極樂)……

 

以下即此分()段,依<善導.>的淨土思想,分別詳解。

  

我弟子(某某/眾等):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這三句從眾生(佛弟子)的信仰而指向皈依的對象,能歸與所歸[18],以「一心歸命」而生佛三業,相感互應,成為一體[19]。所歸又分依報(極樂世界)與正報(阿彌陀佛),依正雖有主伴,同一涅槃。念佛人歸命教主阿彌陀佛,願生淨土極樂世界,這是發願文的主旨,關鍵在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為眾生修行並建立極樂淨土,將一切內證、外用功德總攝於六字名號,賜予眾生稱念,而發起一心歸命的信受心與願生心,命終即得乘佛願力,蒙佛攝取而往生極樂,速成佛果而廣度眾生。起首三句簡括的表述了淨土法門完整的教理行果。「一心歸命」是念佛人全部的生命與信仰的稟白與託付,充滿了感恩與仰望;也是阿彌陀佛大悲本願的永恆呼喚、無礙光明的平等攝取;生佛相感相應而濃縮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從佛教史探究「一心歸命」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往生論》,是世親菩薩融合了淨土三經的精要,所提煉的淨土宗密意: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國。」曇鸞大師<阿彌陀佛>:「南無不可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往生論註》亦云:

夫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后,動靜非己,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又所願不輕,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我一心」者,天親菩薩自督之詞,言念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歸命」即是禮拜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讚歎門。……依舍衛國所說《無量壽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亦云:「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報化等諸佛。……慧淨法師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云:

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往生論》天親菩薩自言:「我一心歸命」。……是同樣的心情,不顧他人,排除障礙,我儘管一心歸命。自己生死大事,豈可看人臉色而生顧慮……善導《往生禮讚》言:「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此亦是自歸之意。

一心種子喻〉云:

天親菩薩講的「一心」就是一個種子,長行中的「信心」「大悲心」「柔軟心」「慈悲心」「勝真心」「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就像茂盛的枝葉,都是「一心」的內容。「一心」就是菩提種、金剛佛種,……從「一心」展開為「五念」,由五念歸結五種功德,然後成就一菩提果。所以,「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心歸命時,就決定往生了,就已定下來了,就入正定聚了,就「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了,就成佛決定了。

慧淨法師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云:

南無」可以從三方面來解釋:(一)從彌陀來解釋就是「歸之命」,「歸回極樂的命令」;(二)從眾生來解釋就是「歸順命」,「歸順彌陀的命令」;(三)另外一個解釋就是「歸還命」,「歸還本來的生命」。我們離家太久、太遠了,迷失了本家,現在到了極樂世界就是回家,回本性的家、如來的家、成佛的家,這個就是「歸命」。

淨土小常識〈歸命〉云:

古來對「歸命」的解釋有三種:一是自身生命歸投於佛,……二是歸順佛之教命,……三是還歸生命之本源。

淨土宗的解釋有三種:一是歸順、歸依佛之敕命。所謂「歸命者,順彌陀之敕命」、「南無即是歸命,歸命即是順釋迦、彌陀二尊之敕命。」……二是阿彌陀佛的命令,所謂「歸命者,本願招喚之敕命也。」「歸」從屬於「命」,歸順阿彌陀佛之招喚的我等的信心,此歸信是彌陀的呼喚徹入我等之心中而生起,……三是敬禮。如《十住毗婆沙論》言「歸命禮」。歸命原本於心,也必身業敬禮。

合上三義,簡而言之,「南無」就是眾生對阿彌陀佛的歸命,「將生死輪迴、煩惱業障、污穢的生命,歸順投靠於阿彌陀佛清淨莊嚴、永恒不滅、自在無礙的生命」,也就是「迴轉娑婆,願生極樂」,其中有厭穢欣淨的安心,及捨自歸佛的(他力)三心[20]。能順從彌陀的本願而無疑慮,就是歸命(因地順從名號的功德,果地順從淨土的莊嚴[21])。慧淨法師云:

一心歸命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人,心是很懇切的,全身心投靠阿彌陀佛,把他的身心、性命,都歸投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他的生命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阿彌陀佛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念佛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念佛。他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他,是一體的,是機法一體不離的,這樣才是個念佛人。--<演講摘錄/妙好人>

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正覺之佛命,歸命之眾生,生佛一體;佛心有生,生心有佛。--<《易行品》略解>

 一心歸命,機法相應:彌陀既已成正覺,眾生歸命必往生我也有份,感恩涕零。--<念佛與佛 機法一體>

感恩於彌陀的救度而感恩念佛,但是無所謂感恩,無所謂不感恩,就是存在於內心而發之於稱名,一心歸命,全身靠倒,跟阿彌陀佛之間沒有隔閡,沒有條件。--<如母憶子:《念佛圓通章》深義>

.顯意上人《竹林鈔》有「一心歸命」的專論:

     一心歸命者,行住坐臥,身口意業,或寤或寐,皆乘於「阿彌陀佛者,則是其行」之願力船,淨土無生之彼岸無不到,……歸命之義中自具三心。三心之要者,一心也,其故者:三心只是信佛之心也,信心之初心名至誠心,中之心名深心,後心名迴向發願心,故《往生論註》云「三種信心」。……善導和尚釋本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文唯言「稱我名號」,又釋「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顯明歸命之意,是至心信樂而迴向發願之心也。師云:「十方一切之三寶,皆彌陀之功德也。」念彌陀功德之外更無異三寶,故云一心也。……若有二心,念彌陀之外亦念餘佛者,即是雜修雜行也。……淨土門之歸命者,捨十方眾生生死無常之命,歸無量壽覺涅槃常住之本家也。……彌陀如來於法藏比丘之昔,愍念十方眾生生死流轉之苦,欲與涅槃常住之樂,五劫之間思惟觀察,以何方法能施眾生大悲之利益,而誓言:「十方眾生,願生我果德涅槃常樂之國,歸命我常樂涅槃之無量壽覺,而稱念名號者,若有一人不往生,則不取正覺。」……今淨土之安心者,永捨自力專歸入於他力,即是借命永遠歸奉於佛。……三業六根、色身命根,悉捨而歸佛畢,更無眾生身命,唯佛身命也;……淨土一門者,以歸命之一心為正因,阿彌陀佛之願力為強緣故,名號之法體具足願行之道理也。

以上所引諸文,即釋「一心歸命」之義,有長有短,皆呼應善導大師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思想:乘佛本願力,稱名入報土;以他力三心而歸一心,以「己命歸於佛命、歸順佛之教命、還歸生命之本源」為至誠的歸命。 歸命,是把世俗(虛假無常)的生命歸投於阿彌陀佛(救度回歸)的命令,其中有佛的招喚,也有我們的回應--這是能歸,至於所歸者何?慧淨法師〈凡夫入報>云:

《大阿彌陀經》言:「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無量壽經》言:「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所以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之王,是十方諸佛所不能比較的。《無量壽經》言:「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可知彌陀淨土是報土,佛是諸佛王,土是超諸土。……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無有眾苦」,表示沒有分段苦,也沒有變易苦;「但受諸樂」,表示「有人的樂,有天人天樂,有禪定之樂,但又沒有污染,同時也有佛的樂」,諸佛菩薩所具備的樂他都有,這樣才能稱為「諸樂」。佛的樂就是涅槃之樂,叫做大樂。

阿彌陀佛,是酬因報身;極樂淨土,是酬因報土;……安樂淨土、極樂世界則是有始無終,由彌陀清淨願心所成就,並不是空寂無相,而是有相的淨土,雖然是有相的淨土,卻是常住不變,而且是清淨的等同無為涅槃,同樣具有涅槃「常樂我淨」的四種德能。因此,天親菩薩《往生論》讚歎極樂世界說:「彼無量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善導大師言「極樂無為涅槃界」,即是國土涅槃、主佛涅槃、眾生涅槃,故極樂淨土是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故凡往生者,皆不假造作,自然而得,自然而證。[22]

或問:為什麼要歸命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簡單說,因為阿彌陀佛將祂成佛的一切內外功德,迴向給我們,成為往生極樂的資糧;我們無始劫來,於六道輪迴至今,所造的惡業甚多,難免墮落三惡道,長時受無量苦,因此須速求往生極樂,才能永遠的離染成淨、出苦得樂,且一生補處、成佛度眾。那麼,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能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智慧與方便? 略舉四點特色以概括之:是本願成就的佛、是救度眾生的佛、是光明攝取的佛、是臨終來迎的佛;或更簡要的說,就是圓具「光明」與「壽命」兩種無量功德的佛,從成佛的自利,就是覺悟了究竟的真理之無上智慧、及證得常住佛身而永超於老死苦。從度眾的利他,則是空間上遍照十方界、時間上窮盡未來際,利益救度一切眾生[23]。這樣的一尊佛就是我們要歸命的,「念佛往生」是眾生唯一做得來、今生就可解脫生死的法門。因此,總結淨土三經的內容就成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的結語「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二尊一教,同聲呼喚我們,並保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慧淨法師〈略說彌陀名號之義〉云:

「南無阿彌陀佛」對淨土宗念佛人是最重要六個字,也可說是佛教的代表。……「南無阿彌陀佛」普遍為人所熟悉,卻未必知其意義與內涵;及「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這尊佛有什麼殊勝、超越?」「這尊佛與眾生有什麼關係?」對念佛人,要了解這些義涵。……這樣就會出自內心,主動、歡喜、自然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覺得勉強、枯燥。生命就與「南無阿彌陀佛」結為一體,生活就是念佛,念佛就是生活。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歸(一心歸命)與所歸(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融為一體,淨土宗三經及歷代祖師論著,千叮萬囑、千勸萬請,就這麼「一言以蔽之[24]」,彌陀之道一以貫之曰「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具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慈悲,利益諸群品。」眾生之道不可須臾離[25]曰「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也就是說,念佛人每日的生活,隨忙隨閒,在心在口,三句不離本行,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既出,能所一體、萬事具備,可說是無欠無餘,善導大師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現代禪李老師(淨嵩法師)[26]云:

唯有『南無阿彌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南無阿彌陀佛當這樣唸出時,不知也不覺人生還有什麼事要做,甚至宛若癡獃,沒意識到世間的存在。……一切障礙,南無阿彌陀佛;得念失念,南無阿彌陀佛;成法破法,南無阿彌陀佛;智慧愚痴,南無阿彌陀佛;……諸戒定慧及淫怒痴,南無阿彌陀佛;眾生國土,南無阿彌陀佛;地獄天宮,南無阿彌陀佛;有性無性,南無阿彌陀佛;一切煩惱,南無阿彌陀佛。

又問:西方淨土與阿彌陀佛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娑婆凡夫如何歸命?

    《小經》雖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若問「佛在何處? 慧淨法師可有七答:「佛在西方,經文分明故;佛在十方,光壽無量故;佛在名號,名體一如故;佛在頂上,念佛之人故;佛在口中,一念即顯故;佛在身中,惠真實利故;佛在心中,生佛憶念故。」因此,十萬億佛土之遠的西方極樂,只是阿彌陀佛(指方立相)的所在之一。而眾生的歸命,雖在娑婆人間,但物理的距離卻不能障礙或勞累「眾生與彌陀」的感應、往來,因為歸命與往生都不靠眾生之業與力,而是緣佛之大悲大智本願力。諸佛六根互通、三業相應,心到口到身到,想說做一時俱成,無主從、無次第,亦無時空之阻隔,若現身迎接往生者,則「一刹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27],並無十萬億佛土的概念。凡夫眾生則六根各別、三業分離,心想口說未必能行,經常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這是業力使然,身()不由己,是不可靠、不可信的善導大師雖然說「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卻也深知凡夫之心虛假不實,污穢不淨舉止動念,不離五欲,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心口各異,言念無實,若不仰靠彌陀願力加持,而相續的稱名念佛,則必依娑婆業習而妄想過日子,曠劫永流轉。

    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函蓋「定、散」二善而以此迴向往生,是自力三心;不僅難行,且是凡夫的雜毒之善、虛假之行。

    第十八願但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一向專稱,自然具足三心,直至臨終而往生也,是他力一心,此為易行,且是佛力的純淨之善、真實之行。

    念佛人若於諸佛福滿智圓,三業清淨,有此仰知,即是法深信;又於眾生福薄智淺,三業濁惡,有此自覺,則為機深信。機法二信中有厭穢欣淨之心,依此而專稱佛名,於名號中具足往生三資糧:(領納於心,入心為信)、願(發表於口,出口成願)、行(實踐於身,動作為行)就是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眾生一心歸命而稱念佛名,皆可蒙救度,往生極樂,此即「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意也。

    如上所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代表了念佛人生活與學佛的一切內涵及行為,乃至圓成了諸佛經教的一切開示重點與結論,一句名號具足彌陀的無量功德,永恒不變;也總攝行者的信願行,畢命為期;每個人依其根機而一心稱念即可,「信者信此,行者行此」;因此,〈淨土文〉開宗明義這段文,已將通篇的主題玄義[28]一語說盡、全盤托出了,接下來只是細節的補充,或說是懺主普為天下眾生之信佛念佛而代言、代發()[29]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這是從娑婆凡夫的立場而求願。若與下文連讀,則求願的內容是「淨光照我,慈誓攝我」「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前者是求佛加持,後者是自我表白,一般的念佛發願,多從行者本位而思而行,較多自力勉求;<善導.>的淨土思想,則從彌陀本願的救度,彌陀主動施予,眾生被動領受,「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在眾生未知未求之先,已先建立淨土、賜下名號,只待眾生一時聞而信受,且稱名回應,即可全領阿彌陀佛修行成佛的所有功德,自然而然的迴願往生。因此,眾生若一向專稱,「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法爾得蒙彌陀之光明所照、弘誓(本願)所攝,不須另起作意而求願;且信受彌陀救度,稱念彌陀佛名,即得往生彌陀淨土,此亦彌陀大願業力自然之所牽,不勉而中,不求(思)而得往生極樂之後,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當下不歷劫(長時)、不經地(階次),速至補處,且能倒駕慈航,還入娑婆,行普賢大悲之行,普度眾生;此即《大智度論》五種菩提[30]具足與實踐;或如《往生論》所說,「修五念門行,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此乃淨土門之他力菩提心行,依佛力故,成就「巧方便迴向」而離三菩提障、順三菩提門,而成就「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速疾成佛。這樣的菩提心、菩提道,如慧淨法師《往生論》要義>云: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因此,從淨土弘願門來看,眾生稱名,即是以彌陀的無量光明為照護,以彌陀的本願重誓為攝受,是從彌陀的立場主動平等的布施,不須眾生另外作意求願,亦不須以無常多變的凡夫心,於虛假顛倒的娑婆界,為菩提道而發願求生。這就是善導大師之弘願淨土觀與混融他宗之要門念佛觀的不同,乘佛力或憑自力,任憑救度或作善迴向,兩者有根本的不同,承當此事,大須審細

淨光照我」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光」Amitqbha,與「無量壽」Amitqyus為兩個代表性尊稱。慧淨法師《彌陀十二光佛略解》

佛德無量,略分兩大類:光明與壽命。……彌陀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中,第十二願是光明無量願,第十三願是壽命無量願。誓願成佛,以「無量壽」永久救度三世眾生,無量壽蘊含著無有窮盡的慈悲;以「無量光」普遍救度十方眾生,無量光蘊含著不可思議的智慧。豎窮橫遍,無有窮盡。這是阿彌陀佛以慈悲、智慧的妙用,救度、接引十方罪苦的眾生。……無量壽與無量光一體不離。無量壽就體性而言,壽命為本;無量光就妙用而言,光明最勝。……

佛法中或以光明為「智慧」之表現,或合稱「智光、慧光」,有時又以太陽()為人間光明之極致而合稱「慧日」;諸佛轉識成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稱「無上正智、一切種智」[31],或細分為「如來十智」[32],因此,同樣有各種不可思議光明,照耀世間、攝受眾生。而阿彌陀佛更以「無量光」為號,自有其超勝於諸佛之義,如《大經》云:「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觀經》亦云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小經》:「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大阿彌陀經》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般舟讚》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33]如此超勝之光明,表徵了阿彌陀佛的智慧,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六)

《往生論註》釋此言:「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智慧的外相,表示光明與智慧是一體的,只是體與相之別而已。……彌陀的光明沒有障礙,不受有形的障礙,也不受無形的障礙。有形的是物質界,譬如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須彌山、阿鼻地獄,彌陀的光明都能透徹,也能救度邊的眾生,……從無形的精神界來講,不受眾生煩惱的障礙、無明的障礙、天魔的障礙、冤家債主的障礙,眾生內外都不受障礙,所以說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

智慧─實相(法性)身,真實功德相,彌陀自利之德,彌陀成佛因果,無礙光自體。
光明─為物(方便)身,不虛作住持,彌陀利他之德,眾生往生因果,無礙光照用。

就是說:佛智是體佛光是相破闇(無礙)是用。那麼,光之「體」的阿彌陀之佛智(彌陀五智)又有何特勝?《大經》:「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上引第十八願善導(六)解釋云:彌陀五智,總的是「佛智」,涵蓋餘四智,而四智又以「不思議智」為體;「不可稱智」是阿彌陀佛的自利,「大乘廣智」是阿彌陀佛的廣度眾生,「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不可思議。又說:五智乃佛的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34],我輩凡夫,只能仰信佛言,稱念佛名;然具體而言,這五智就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乃至十念,必定往生」,這是眾生也能信解的,因此,所謂「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也是彌陀「威神光明」,不可思議之所在。對於念佛人的具體受用是,彌陀光明無量無邊、永恆不滅、超越一切,能度眾生、拔諸苦,溫暖眾生的心、照亮「回家」的路。慧淨法師云:「彌陀的功德納入我心,彌陀的光明攝護我身;我在彌陀光明中,彌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燒木,一體不離。

其次,就彌陀光明的性質與功能,又可略分如下,慧淨法師《彌陀十二光佛略解》

 

多種光明;大分為二,一是常光,二是放光,又名神通光。……阿彌陀佛常光,凡於八方上下無央塵數諸佛國土無所不照,故彌陀光明有「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等之歎譽。……《大經》說到阿彌陀佛將為十方來覲的菩薩說法時,欣然口中放光,遍照十方國土,而言: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這也是神通光。

彌陀光明,略而言之有兩種:一種是色光,叫作「調熟光明」,起調熟作用;一種是心光,叫作「攝取光明」,起攝取作用[35]……今生能生而為人,並能學佛,進而能信佛念佛,非自己之能,是蒙彌陀十劫以來以調熟光明,不斷調成熟我等信心念佛,故法然上人稱此為他力佛恩。當我生起信心念佛,佛便放光(心光)攝取不捨,現生護佑,臨終接引往生,往生之後成佛。

不同的示現,有不同的作用,以上只是二類略分,已足以讓念佛眾生驚嘆、感恩,而至心信樂,稱名願生了;《大經》又就此無量光,細開為十二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36]如是稱讚彌陀之十二光:「智慧光明不可量、解脫光輪無限齊、光雲無礙如虛空、清淨光明無有對、佛光照耀最第一、道光明朗色超絕、佛光能破無明闇、光明一切時普照、其光除佛莫能測 神光離相不可名、光明照耀過日月慧淨法師《彌陀十二光佛略解》

十二光是阿彌陀佛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所成就,此十二光普照十方微塵世界,攝受念佛眾生。……彌陀光明德能無量,釋尊於《大經》舉出十二光。此十二光互攝互具,謂之不可思議;又總括一切諸佛光明,名不可思議。

如上所引,無量光與十二光,或總或別、可合可分,各有意義與功能,在彌陀乃悲智利他之示現,在眾生則是調熟攝取之受用,其中如何運作,非凡愚可略知,亦不須探求。

懺主此文以「淨光」為稱,或如《大經》十二光之「清淨光」,《往生論》云「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讚阿彌陀佛偈>云:「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此外,《普門品》云:「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皆可為「淨光」的解釋,或總括而言,乃因阿彌陀佛實相法身乃究極離垢之清淨,所放之利他(為物身)光明,亦是無染無雜之清淨,故名淨光也[37]

「慈誓攝我」

    從全文看,懺主的「願」與「誓」的對象似乎不同,在人曰願、在佛曰誓所以,文前用了「願以〇〇照我」,文後用了「滿〇〇」,乃就發願之人而說:()願生淨土[38]()願度眾生;而「慈誓、「佛昔本誓」、「如來大誓海」,則從立誓之佛而言。淨土三經,《大經》說彌陀有「誓」有願,其義或同或異:「吾誓得佛,普行此願」;「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發斯弘誓,建此願已」;「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觀經》於彌陀但說「願」而無誓:「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小經》唯(釋尊)三勸眾生發願: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善導.>於彌陀之誓與願,似多合用:《觀經四帖疏》:「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往生禮讚》:「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那麼,誓與願可否細分其義? 通途佛教對此亦有兩種解釋,《摩訶止觀》云:發願者,誓也。……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無誓願,如牛無御,不知所趣。……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這是誓願不分;而《法界次第》云: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誓與願似分別,「誓」乃克制其心,絕不食言;「願」則不達目標,絕不放棄--「誓」重其心(),「願」求其行();無誓則願不起,無願則誓落空;兩種解釋都以「願」為主。徹悟大師亦云:「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成滿。」然而,在《大經》的彌陀之誓與願,其義之輕重,如慧淨法師<淨土法門的核心>云:

誓是一種決心,一種約定,也就是所謂的誓約、盟誓或賭注,為了要達成那個願望與目標,再苦也不停止、也要繼續,乃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有了誓,願才能徹入他的骨髓,成為他的生命。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又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是以佛的性命來跟我們的往生打賭的─有我們的往生就有他的成佛,沒有我們的往生就沒有他的成佛。……第十八願有「願」又有「誓」,欲生我國的「生」是願,若不生者的「生」是誓,……發誓必使我們往生。而第十九願、二十願,都只是願生但沒有誓生。

或可說,誓乃願的加強(增上)、決定,「出口承諾,使命必達」;或說,願是心情,誓乃意志;從眾生可解可行的教法而言,發願是「立下目標」,觸發其行動;可稱為「善法欲」,對一切善法有強烈的希求與成就之欲念,如發「四弘願心」、生佛國淨土;以百法之「五別境」而言,由清淨信,其心緣於所樂境而起善法欲(保有)於決定境而起勝解(堅定)於曾受境而起念 (憶持),於所觀境而生定與慧(專注、簡擇);也就是在各別境上,生起一種或多種心行。由發願而立誓,就有這五種心所的作用。其次,亦可以「五遍行」解釋:作意 (心發動,起念)→接觸(根境識三,和合)→領受(於境起愛,情緒)→想見(於境取象,知覺)→思擇(令心造作,意志);「思」心所起行,有三種:一.審慮(加行),將行動而先審慮(欲起)。二.決定,起決定而將發行(必作)。三.動發勝(等起),發身語而作善惡。前二思為意(思惟)業,第三思為身語(作事)業。

    法藏菩薩發下四十八願之後,為了宣示絕不中止的決心,又發了「重誓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對眾生的一種誓約與保證;而後來成佛並立名「無量壽(阿彌陀佛)」,此「念佛必生」的約定,就法爾自然的實現了。《大經》云:

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慧淨法師<「三誓偈」略解>云:「四十八願甚廣,約之即是因地願行與果上名號,今以此三誓偈統攝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願之綱要,亦是淨土宗之根本。」若概言之,四十八願各有「不取正覺」之誓約,今又重說,乃以此偈顯示其「統攝諸願」「超世大願」「他力救度」「名號度生」及請求「現瑞證誠」的正直捨方便,直標其真實,也就是第十八願的「名號度眾生」;因此,三誓偈之第一(超世願)、第二(無量功德),一切願行[39]總歸於第三而化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總而言之,因地的法藏菩薩有願有誓,果地的阿彌陀佛則滿願滿誓:「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願我精進恆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這就是懺主<淨土文>所說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慈誓攝我」。

總之,只有佛能真的了解我罪業的去處,及救度的方法,於是以清淨之光照明我的自覺(),以慈悲之誓攝受我的往生(),讓我至誠的信受稱名,離苦得樂。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什麼是正念?佛光大辭典】云:「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又分「世俗有漏」及「出世間無漏」兩種正念;或配以天臺四教(藏通別圓)而為「四忍」(伏,柔順、無生、寂滅)《無量壽經》云:「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志求無上道,為諸天人師」、「正念止觀諸通明力」、「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以上是通途修行的內容,不直接與念佛相關

    淨土宗的正念,則是「於一切善惡境遇,心不錯倒而一心念佛」;往生論》云: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慧淨法師<《往生論》要義>云:

〈長行〉第一章「願偈大意」說:「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第二章「起觀生信」說:云何觀?云何生信心?皆顯明以觀察門為首,由觀察而生歸命願生之信心。……觀察門,總攝三嚴二十九種歸入「不虛作住持功德」之願心莊嚴,其核心是依《大經》第十八願;由觀察而生歸命願生之信心,落實於稱名一行,其攝化是依《觀經》由觀佛入念佛;先觀國土德,再觀佛德,再觀菩薩德,其次第乃是依《阿彌陀經》,先示往生之處所,再示往生之強緣,再示生後之得益。

善導大師云:「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往生也」、「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佛知眾生心雜亂,偏教正念住西方」;「無外雜緣,得正念故」;「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這些文句中的「正念」皆與攝心念佛(稱名),不雜不散而相關,也就是懺主此處之意:「端正憶念」,正而不雜的憶持[40]力,以此而一心專稱佛名。這樣的正念,建立在真實的安心與信心,從平生念佛得光攝,到臨終稱名佛現前,都是正念的因果。

    進而言之,慧淨法師云:「無常觀是菩提心之始;一切正念中,念死最尊貴」淨土門的「現當二益」亦以命終之後,往生淨土而成佛度眾,利益最大。因此,念佛人的念死,除了同於一般人「無常」的警惕之外,特有「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的慶喜。「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佛聖來迎之果(因);「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正念往生之果(果)。《稱讚淨土經》說:「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妄念自止而正念安然,「既捨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如上之「不亂」與「不顛倒」,就是「正念」之義也。《法然上人全集》云:

  真有往生之志,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臨終無顛倒之事也。……平常之時常念佛故,佛必來迎;一見佛現,即住正念,……故信彌陀本願之人,懷疑臨終之心不可有。於臨終之時方念佛之人,彌陀亦為其立來迎之願;……若本念佛之人,未必強論臨終之相狀也。佛之來迎一定故,臨終之正念亦是一定,此理應存知於心也。

臨終佛迎之「正念」,可免於三惡道之恐懼及三愛」之牽纏,慧淨法師〈《阿彌陀經》要旨〉云:

臨終之時,死苦來逼,從八萬塵勞門,責無量病身,……息將斷時,以阿彌陀佛之力,成為正念而往生。……三愛之心若起,魔緣得便,而失正念。此之愛心,善知識之力難除;能斷除者,阿彌陀佛之力也。善導和尚云:「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所謂「臨終三愛」是對眷屬家財之境界」愛、對個人身命之「自體」愛、對未來生處之「當生」愛;此三種愛為受身之本,潤生之緣[41]在臨終「明心」位,意識清醒之際,三愛未起,阿彌陀佛丶諸大菩薩來迎,佛光普照,心不顛倒,心生歡喜,正念往生。據傳善導大師作的《臨終正念訣》[42]云: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乃是稱意之事」;這也可以是一種正念。然而,淨土宗人生前、臨終唯一的正念,應是「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說,稱名即是正念,所謂「淨念相繼」,稱名之正念即相應於菩提道。若能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即可安心歡喜,一心稱名,正念相續,畢命為期;臨命終時,佛來迎接,不貪不倒,即以正念而隨佛往生。

    若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專修念佛者,自成一心不亂,即是正念具足,《往生論註》:「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觀經四帖疏》望佛願意,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仗佛願力故,稱名乃勝妙正業,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是故,懺主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

    一種新行為至少重複 21 天,就成習慣小撇步設定適當的目標尋求同行的夥伴→創造美好的回憶初、衝刺期:「微量改變」無力期:「效果預期」後、穩定期-「持續進行」導向安穩的生活模式,逐漸提升身心質量

 

「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或「往生淨土,速得菩提」?

   或問:求生淨土須先發菩提心嗎?什麼是淨土宗的「菩提道」?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乃大乘所獨有,聖道諸宗各有其重點的詮釋,而同依自力在穢土發大願,修六度萬行,歷劫長久而終於成佛。龍樹菩薩《釋菩提心論》:已知菩提心,大乘殊勝法,應勤加觀修,生起菩提心。為求自他利,三界無餘法,若離菩提心,佛亦無餘法。《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者,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而《觀經》「淨業三福」之「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上輩三品發菩提心;此二經所說的發菩提心,是大乘教勸勉「堪能」者應發菩提心。道隱法師的《無量壽經甄解》亦云:菩提心者,諸宗各別,其意不同。淨土宗意者,以願生淨土謂之菩提心也。

淨土門攝受救度的對象是上至等覺,下迄逆惡的一切眾生;不論有無發菩提心的,一概平等普攝。《法事讚》: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往生之後,緣彌陀本願力,自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云: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小乘人,中下品是世善凡夫,下輩三品是造惡眾生,生前都沒發菩提心,是往生之後才發起。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云: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43]

聖道門必發菩提心,乃成菩薩,這是依自力起修六度萬行所須的因地心(菩提五階:發心→伏心→明心→出到→無上);淨土門發不發大心,非關往生;但緣佛力起信願行而生極樂,到彼即得佛之果地覺(無上菩提心)。或者說,淨土行者以因地的「願生心」、果地的「度眾行」為菩提道,因心果行皆緣彌陀本願平等普救的功德(完全佛力、絕對他力),非凡夫微弱之力所望及也,《大經》云: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若就本願念佛(弘願)「自視極惡最下機,專修極善無上法而言,是發不起聖道門的菩提心,有兩個原因:

1.自覺愚惡,自救不及,如何發長遠心、利他心?所謂怯弱下劣之人,只能仰靠佛力救度之易行道。

2.縱然有心,一時勉發大心,但不敵凡夫之業與性,「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徒增沮喪而無實效。

因此,淨土宗以「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為真實菩提心,才是每個人平生發得起,後生成得了的。蓮池《疏鈔》:「當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藕益大師《彌陀要解》: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印光大師:「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求生西方,方能宏法利生,任運度眾,自在無礙。」

    念佛生淨土,速達菩提心、速滿菩薩願,成佛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到了極樂世界,煩惱不斷自斷。佛性現前,十方眾生「自他一體,冤親平等」;不必策發、鼓勵,自然具足;一人往生,就有一尊佛從極樂出,倒駕慈航於十方世界廣度眾生。這就是《往生論》的還相迴向「遊戲園林門」。慧淨法師〈法語〉

淨土法門才是五濁惡世之時,一生造惡之機的成佛之道,故是「時」與「機」相應之「法」。……「淨土門」是乘彌陀願力,往生淨土,在淨土斷惑證真,趣入菩提。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今自憶:此生以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

前文先說出我的歸命、求願,而所求之所以有用(滿願),乃因彌陀本願重誓早已成就,預備了我們所求的一切。也就是:()過去發願→()現在說願→(佛、我)未來滿願。

《大經》彌陀四十八願,懺主獨以第十八願為「本誓」但也是取其意,而字句有增減,順序有調整;或許因為懺主重在作懺、發願,故【十要版】不僅保留「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原文,且當下自憶「此生以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流行版】刪除了這一段,跳過了曾無一善且五逆謗法的極惡之機,能否(如何)念佛而得救的論題。慧淨法師<下品下生深義—淨土宗之精華>云:

下輩三品曾無一善,乃是惡機,……唯依靠念佛而得往生彌陀淨土。若論下品下生之機,有三缺(缺時、缺法、缺力)一得(唯有念佛,來得及,修得來)

佛以下品下生之機,突顯本願稱名,方法至簡至易,功德最勝最上;雖行者三業無功,然彌陀法體獨顯,且功超定散,不藉機作,是為本願稱名之弘願念佛。……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雖說十二大劫蓮花方開,此乃抑止之意,警惕不可犯五逆、謗法之重罪。

這是很重要的論題,最能凸顯彌陀本願的無限慈悲、平等普救、超世絕倫,是一切煩惱惡業眾生之所依,所謂「方法至簡至易,功德最勝最上」,因此,似不應跳過。懺主此處依經文而自省,確認此生「未犯逆謗」之罪,即以此為「得生淨土」的確信。雖是一種高僧的自我承擔,卻不適用於下品下生的「五逆、謗法」眾生;

而此問題的解答,仍以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未造「抑止」、已造「攝取」的俱到(雙向)說最圓滿;

  然此之二業(逆、謗),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

這樣恩威並施而無所漏失的大悲救度,則包含了如懺主之不造」及下下品之「已造」兩者,這才完整顯現了阿彌陀佛無所不用其極、平等無條件的大悲心與本願力。

《大經》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善導大師願的解釋,有三段取意文,文句與《大經》略有出入;《觀經四帖疏》〈玄義分〉:「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念法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往生禮讚》:「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三段文皆無「至心信樂」,而以「稱我名字()」代替;解「欲生」為「願生」、「十念」為「十聲」[44]

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根本就在第十八願,此願的核心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善導.>的「稱我名號」就成了淨土宗乃至整體佛教的核心與宗旨。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印光大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45]

關於「第十八願」之重要性及其深妙性,在淨土三經及中國淨土宗祖師論著中,有詳盡而極致的闡述,尤其是慧淨法師的《第十八願講話》《第十八願善導釋》二書,可參閱細讀;並總結為<善導.釋>48本願取意文是最原則性、標準性的解釋,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法然上人云: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願此十念(以此念佛因緣[46]),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第十八願的具體行法,簡括為「乃至十念」,也就是<善導.>稱我名字,下至十聲」;【十要版】此段云願此十念,而【流行版】改為「以此念佛因緣」,前者緊扣《大經》第十八願、及<善導.>本願取意文的特色與深意,也就是《觀經》下品下生解釋本願文:「具足 乃至十念,顯示了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平生業成的靈活,及「舉下攝上」「不捨惡機的悲願。這比泛說「以此念佛因緣」更具體而明確。

十方眾生若能信受第十八願而下至十聲」的稱念佛名,當下回應了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誓重願,而必得往生,為什麼?願誓雖是因地的法藏比丘所發,而果地的阿彌陀佛十劫前已成就,「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是故,因地本願,必得實現,「眾生稱念,必得往生R就佛而言,從因向果,願以成力、不徒然;由眾生言,從果向因,力以就願、不虛設[47];因果相應,念佛必生: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可說是法爾如是自然所牽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云: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慧淨法師<淨土宗帶三法數>云:

眾生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就能乘上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淨土;彌陀則以念佛眾生的必定往生為代價,酬答本願,最終成佛。……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利、利他的功德力之源。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方眾生……乘彌陀本願力而自然得生。《無量壽經》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因此,若隨順佛願、乘托佛力而專稱佛名,則往生淨土乃是求而無求、自然而然,如懺主所願「得入如來大誓海中」!如是「本願稱名」之義,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緣」;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五乘齊入報土。阿彌陀佛方便顯現為法藏比丘,而發起不可思議之四十八願,乃為了救度眾生,果德廣大深奧,如大海無邊。之後又發三個誓不成等覺重誓願必至無上道」「普濟諸貧苦」「名聲超十方」;進一步緩解眾生對「四十八願」不能滿足的疑心,故說此三偈,請天感地動之瑞而證明其金剛。前有願、後有誓,佛之悲心與誠意,不僅令雨(華)震(動)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亦令眾生祛疑生信,心內歡喜;這種誓約可喻如《莊子·人間世》云: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眾之歸佛,命也、義也,佛之悲願光明無所不在,眾生心不可能解離於佛的關照;生佛一體,無所逃於機法(實相真如)之間。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48]增長。

    念佛有五種增上緣、十種利益[49]慧淨法師歸納「現當二益」十五點1彌陀住頂;2佛光護身;3諸佛護念;4菩薩相隨;5冥眾護持;6消除罪障;7增長福慧;8離諸厄難;9能得壽康;10將獲善終;11入正定聚;12斷除輪迴;13往生淨土;14成就佛果;15廣度眾生。

     懺主先總說「滅罪、增善」的現生之益,這是由於念佛而得佛力護持,而非自力之修觀、懺悔,持戒、作福所能及於萬一。

    《觀經》:「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善導大師《法事讚》云:「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般舟讚》云:「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除了諸佛護念、二聖影護之外,佛亦遣二十五位大菩薩擁護,亦得天龍八部的隨護,不受災厄。

    其次,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護一切稱名眾生,令彼現生業障消除、善根增長;何況,「專稱彌陀佛名」就具足了往生成佛的多(大、最勝、無上)善根與福德《念佛鏡》:「唯有念佛一門,是多善根、多福德。元照大師《阿彌陀經義疏》:稱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藕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也。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這也是仰憑彌陀悲願之所惠賜,由信受、稱名而順其自然的領納。

    懺主所云「滅罪、增善」是通於聖道門修行,順應一般(世俗)需求的兩端總說;若專從淨土門念佛的特別心願與利益,則可深入細說;如智隨法師<念佛現當二益.講義>云:

現世利益,無量無邊,既有經論理據,更有現實事證,古今多有論及,今取其要者,大分為六,略加說明: 彌陀攝受,諸佛護念。消災免難,增福延壽。觸光柔軟,善心生焉。多善多福,妙上好人。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佛聖來迎,正念往生。

其他有關念佛現益之文,如《觀經四貼疏》:「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觀念法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十往生經》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亦可作證。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前段文提及的「現當二益」,若以凡夫心較量其功德,則「現世利益幾十年,有限;而「往生」功德數量,無窮。因此,念佛人的重心,多置於往生之後成佛度眾的自他兼利的大功德;至於此生剩餘的日子,但求平順、健康、單純,能安於念佛,平生業成,並隨緣的自信教人信,這樣就可以了。不應於世俗生活太計較,而耽誤了念佛往生的大事,以至於輕重不分、本末顛倒,那就可惜了。印光大師云:「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脫生死。不可只發求世間富樂,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間災難,亦可消滅。」是故念佛之人,當善體彌陀之弘誓大願而一向念佛,歸心極樂,則可攝盡一切世出世間、利己利人的法益功德。智隨法師<念佛現當二益.講義>云:

當來利益,無窮無盡,非言語能盡。……大分八點,略加說明:1.蓮華化生,華開見佛。2.見佛聞法,悟無生忍。3.離苦得樂,身心清淨。4.相好莊嚴,六通具足。5.諸有所求,應念即至。6.上善聚會,願行圓滿。7.必至補處,入佛境界。8.上供諸佛,下化眾生。

 

這八點涵括了往生之後的各種真實極致的受用與成就,具如淨土三經所應許的「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一切殊勝內容,才是念佛人終極的理想與實現,是不共於佛教其他宗派(聖道門)的特色,而其超勝成果的獲得,卻是最簡捷、最易行的「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法門。《觀經四帖疏》云:「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懺主此段文是從自知命終到佛聖來迎、往生極樂的過程;可分幾個重點:

1.「若臨命終,自知時至」

慧淨法師<往生與預知時至 >云:信佛念佛的人,必生極樂。能預知就可充分準備。念佛人對預知時至的期盼,甚至超越了五福臨門。念佛願生必往生,平生業成光攝護;臨命終時佛現前,蓮花接引生淨土。」「預知時至常念佛,心性柔和不計較;靜默無諍不多話,安份守己不多事。內心寂靜則能感受身體的狀況,自知時候到了,而阿彌陀佛也可能讓我們預知。<無諍念佛,預期坐脫>亦云:能自視為愚夫愚婦,與人無諍、於世無求,「隨作務,隨念佛」,就能預知時至,安然往生。至於不務實修、聰明智辯的人,多半如佛所言:「大命將終,悔懼交至。有事無事常將這句佛號掛在口中、懸在心上。每一念專注、攝心,雜念漸少,乃至「淨念相繼」,這樣的人或能預知時至。廣欽老和尚云:「念到心中單純一念,無其他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但是,除非為了現身作證「念佛必生」的事理,以啟人信受(此想是否如願,亦不可執著);否則,念佛人不可自期臨終瑞相,往生極樂的正因,在平時的念佛、彌陀的攝取,而不在於命終異相與眾生功德。 須一向願生而念佛,以「念佛為重」,養成習慣,定往生極樂至於臨終狀況如何,則遇緣有異,而成機類差別,乃至有「臨終三隨」[50],若能隨順本願,信受佛力,彌陀自有最適當的安排;因此,往生之事,不憑眾生之機,唯彌陀之救。個人不可多雜用心,乃至以此為徵驗,就徒亂自心且易招魔境。還應從信受願生,老實念佛下手,只管平生業成,現生不退」,至於能不能預知命終,自在往生,就聽任阿彌陀佛的本願攝受了

聖嚴法師<講記>

預知未來,有兩種可能:1.是自修神通而得天眼;2.是藉諸佛菩薩的方便,使令得見。……若修淨土念佛法門,即能「獲得諸佛護念,將欲命終,諸佛如來,以異方便,而令淨業行者,預知時至」。

此說亦可參考重點在阿彌陀佛本願力,能觀察因緣,令某些人自知命終(往生)的準確時日,以預備後事並啟人生信,但此事瑞應並不普遍,也未必需要,對臨終者及其家屬,最關切的是任何情況下,都能百分百確定其往生極樂。

 

2.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聖嚴法師<講記>

當臨命終時,身體沒有病苦,即是無疾而終。要能少瞋少惱,不造殺業,或以修大功德消除業障,始能得到。

很多人放不下親人愛人、家庭事業,……冤家對頭、名位財產,……理想以及種種人、事、物……自己的身體。

顛倒有四大項目:以苦為樂、不淨為淨、無常為常、非我為我。

好像進入禪定狀態,身心都在寧靜中,不僅沒有妄想顛倒,也沒有淒涼恐怖,而是在禪悅及法喜中離開人間,往生西方淨土。

一般人或認為:平時須多福德,有一心不亂的工夫,臨命終時「無病、不貪、不倒」……,附加各種條件,才能往生決定。所以現在還不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往生。但淨土弘願門確信「往生之業」於信受稱名的當下已成就!因為,念佛有無量無邊無上之功德,能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讓我們生前凡事順利;命終之際,在彌陀的慈光照攝下,減少身心之苦惱,而安然的往生極樂;縱然有病或昏迷,一時不能念佛,也由於平生業成,往生決定,故於臨終無障礙。慧淨法師云:人有兩種苦惱,「根本」的是生死輪迴,這件後生大事,於「稱名願生」之際已解決;但人仍活著,則依於業報餘習的各種「枝末」苦惱,如家庭、事業、情感、遭遇的不順意,或不可免;然而,生死根本已解決,大事已了,則內心安定,剩餘的人生雖有枝微末節的苦與惱,也就逆來順受,不須計較了。這類似於有餘涅槃阿羅漢、辟支佛,已斷一切之煩惱之()因而不受後有(不再受三界生死)但剩餘今生之果報身及其相應之微苦。《成唯識論》卷10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也就是其煩惱之根,生死之因已盡;但此世的業報身仍活著,有境界相、所依相,就有殘餘的微苦。直到此生報盡,即入無餘涅槃。

若執意於「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並以此為往生的證驗,那就落於自力自信而患得患失,於「念佛乘佛力,往生不思議」之外另求保障了。這或許是從《小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而來的理解,將「一心不亂」解為「禪定」,並與「不貪、不倒」互為因果;雖然上文有「承佛慈力」的前提,卻多了些個人的想法與願求,不能全然委身,交給阿彌陀佛攝受安排。<善導.>於此有更深入的正解,如慧淨法師<《阿彌陀經》要旨-三段文兩重因果>云:

「執持名號」即是「心信彌陀救度,口稱彌陀名號」;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專」;「不亂」即是「不雜亂」,不雜亦是「專」;是故善導和尚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謂之「念彌陀專復專」。……多以為命終之時,必須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顛倒,方能感得彌陀現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現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也。蓋「平生專持佛名故,臨終佛必現前;因佛現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顛倒。」

 

3.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平生若專持佛名,臨命終時,佛與聖眾,必前來迎接,給往生者安慰與保護,不受冤家債主的障礙,或天魔、煩惱魔的擾亂。而說「臨終來迎」,乃是生前的往生之業已成就。

    聖嚴法師<講記>說,據《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者金剛臺來迎,上品中生者紫金臺來迎,上品下生者金蓮花來迎;中品乘蓮花臺七寶蓮,下品乘寶蓮花金蓮花。因此,懺主之「金臺」,應是上品上中生的「金剛臺」與「紫金臺」。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但有傾心能念佛,臨終決定坐金臺」、「千般伎樂遶金臺,百寶蓮花出水開」、「花幢百億遶金臺,光明寶座座如來」、「歸去來,金臺,勢至觀音來引路」、「課功作意由人進,念佛多者紫金臺」、「何不樂生安樂,永坐金臺佛國遊」、「眾等佛念求三昧,紫金臺上有真名」;經中九品人配以不同的臺座、蓮花,這是平生於娑婆唸佛,預先在極樂七寶池中栽種的個人蓮華;命終之際,彌陀與聖眾即持來迎接,法照大師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有人說淨土行者臨終,聖眾持蓮臺來迎至淨土。行者之品位有九等,蓮臺亦有九品。《觀經》有詳述,但缺中品下生之蓮臺,其餘依次為金剛臺、紫金臺、金蓮華、蓮華臺、七寶蓮華、寶蓮華、蓮華、金蓮華。除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是乘金臺,其他是乘蓮華。往生者品位既有高下之別,所乘蓮華也有勝劣之殊。良忠《傳通記》品位既殊,所坐亦異,謂上上品坐金剛臺,上中品則坐紫金臺,當知金精名為金剛,豈類紫金,而且准於佛、菩薩身色成為閻浮、紫金,則金剛、紫金勝劣,應知。」隨其品位下降而漸粗劣。下生下品的金蓮華,《群疑論》謂有三義[51]然而,上列九品蓮臺之粗妙、華開之遲速,是往生化土者所感,若直生報土者則無此品類之差異。慧淨法師<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無九品之說,《大經》有「三輩」,《觀經》也有「九品」,約之是三輩,展之是九品,再展是八十一品、無量品。說三輩九品,一是就未生極樂的眾生根機而說輩品。這些輩品,若以其身分(根機)所修而迴向往生,就是胎生。若專一念佛,就無輩品,全是化生。乃因信靠彌陀之力,如曇鸞大師云:「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在娑婆有三輩、九品,到了極樂皆是平等而入法身。又,說九品,就有花開時間的差別,有一宿,有一日夜,有四十九天,有六劫、十二大劫……,是隨眾生的根機而說的,皆為了引導三輩九品、無量眾生歸於專念佛名,到了極樂,都是化生,花開見佛證無生。又,<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云:《大經》的上、中、下輩都有念佛,可見《觀經》的上品生、中品生也有念佛之意,故云「念佛之行,廣通九品」。九品搭配,是淺近、皮相的略講;其實,九品互通各具,就有八十一品,細論乃無量品,不可執定;應就行者心之淺深、行之多少、時之長短而論其配當。如實言之,念佛乃彌陀本願所誓之行,善導大師云「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善惡凡夫,依本願之稱名,由彌陀願力之強緣,直入彌陀之報土,此即「凡夫入報」之義。《大經》云「念佛具足大利無上功德」,無有二、三功德可比。《觀經》以「芬陀利華」為喻,念佛之功能,超絕於諸行;且,彌陀光明,唯攝念佛之人。是故,念佛人往生的報土,不是九品所涵蓋。九品互通而無量,乃就自力修行而言;若依靠彌陀的救度,就只一品一機,也就是「罪惡生死、常沒常流轉,無出離之緣」的根機。

<《觀經》「下品下生」的顯示>云:《觀經》有九品,而「念佛」在下品,為何「念佛往生,直入報土,超越品級」?有幾點解釋:1.「攝機」:《觀經》說九品,是含蓋一切善惡凡夫,上從大乘極善,下到五逆謗法,都能乘佛願力往生;《觀經》九品與《大經》三輩意思相近,開合不同。三輩都說「一向專念」,則念佛總攝萬機、超越品位,三輩九品只是反映眾生本來的機類。2.「顯勝」:《觀經》為什麼只在下品說念佛?因為下品是造惡之機,獲救無門、解脫無望,唯念佛能救他脫離三惡道及生死輪迴。下品下生說念佛,是彰顯念佛的功德殊勝,超越三福九品。3.「抑止」:惡人念佛同樣往生,卻說在下品,就有抑止造惡之意。4.「隨他」:《觀經》是隨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說的,釋尊大悲大智,先順夫人之意而講十三定觀,其次自開三福散善,最後在下品下生,一切定散救不了,獨顯念佛的超勝與絕對,引導一切修行歸於念佛。這是隨他意的方便引導。釋尊若隨自意,則直教念佛往生而不說品位。《小經》是佛無問自說,貶定、散一切功德為「少善根福德」,獨以念佛為多、大善根,必定往生;往生也不說三輩九品,都是不退轉、一生補處,同一地位與境界。

如上引述,對於來迎(乘坐)蓮臺的品位之異,是順自力之皮相說,是在娑婆「遇(大、小、惡)緣」之不同,而現於外的輩品之差異,實質上都是常沒常流轉之凡夫,故云「九品皆凡」;根機雖有三九,都須依靠阿彌陀佛、回歸專稱佛名,才能超越三輩九品的拘限。但是,歷史上仍有唸佛人在乎往生品位及蓮臺的高低,如懷玉禪師

 日課佛名五萬口,長坐不臥。……見西方聖眾數若恒沙,擎白銀臺,當窗而入,禪師曰:「我之功課得金臺。」便加功念佛,……至臨終時,光色轉盛,乃說偈曰:清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為父母,我修行來經十劫,出示閻浮受眾罪,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淨土。說偈已,見紫金臺,含笑而終。

以「金臺」為願的志氣,或可激勵眾生勤唸佛,但也可能讓凡夫誤執於數量、苦功、品位、自力,而生競較、得失之心,忘失了「念佛往生乃是依憑阿彌陀佛本願力之攝取」,而徒增個人之矜持與困擾。

    對於阿彌陀佛的來迎,懷感禪師《群疑論》云法身如來,本無生滅;以佛本願,無限大悲,接引眾生,從真起化,十方世界,如來接引,三輩九品。……《無量壽經》說三輩人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悉得佛迎。縱令不見,猶當夢見,而得往生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特色是:一切聖凡與善惡,萬品歸一類,萬機歸一法,一因(念佛)、一緣(佛力)、一果(報土)。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本願他力之緣是關鍵,含括了因與果,皆是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恩賜眾生念佛往生之事,由阿彌陀佛超前布署,並概括完成,眾生只是過程中被動的執行者及實質的受惠者。此 被動的隨順、任憑,乃阿彌陀佛悲願功德力所觸動、啟發為何如此行者不自知,故名不思議,不須行者的操心與奮鬥,就如母腹裡胎兒、懷抱中嬰兒,在個人意識未自覺之前,順從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而成就。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這是承上一段文而說「往生之後」的淨土境界。《觀經》除了上品上生之外,其餘諸品往生之後,上品中生之紫金臺經宿乃開,上品下生之金蓮華經一日一夜乃開,中品上生之蓮華臺到彼即開,中品中生之七寶蓮華七日乃敷,下品上生之寶蓮華七七日乃開,下品中生之蓮華經六劫乃開,下品下生之金蓮華滿十二大劫乃開。就是說,九品蓮花的開啟,有一瞬間,有一日一夜,有七天或四十九天,乃至六劫、十二大劫,時劫長短各不定。然而,如前引述,說「九品」往生及花開遲速,也是「修諸功德」,迴向往生的根機,如第十九(臨終接引)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取正覺。這是上根利智、精進不懈的人,以自力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涵蓋了聖道門所有修行的內容,卻與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因他發願欲生極樂,阿彌陀佛就於其臨終而來迎,藉此鼓勵他、接引他;因此,第十九願是阿彌陀佛方便施設,令彼聖道門人轉入「機法一體、專稱佛名」的第十八根本願,所謂:往生正因,念佛為本;乘佛願力,為增上緣;非依自力發行之菩提心與諸功德,而是但憑一句彌陀名號,稱念即生。就「攝生三願」而言,所攝的根機,十九願是上輩,二十願是中輩,十八願是下輩;就「往生」的時節,十八、十九都是當生(今世解脫),二十是來生(三生果遂);就「迴向」的性質,十八是直爾,十九是夾善。第十九願是聖道門人深感此土入聖之難,而將所修之萬行諸善,迴向求願,為往生淨土之因;因此,其機不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其法不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接引的是眾生中少數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他不瞭解彌陀的悲心,故不能於彌陀起信而專依,若更「疑惑佛智」,則往生後可能落入胎宮。第十九願所開展的是《觀經》「定、散」二善,依<善導.>,彌陀此願是為了引導聖道門行者進入弘願門,亦即歸入第十八願,而不是讓十九與十八並存為兩種機/法。

或云,三輩九品人有往生蓮臺及花開時劫的等差;然而,究竟言之,九品歸一品(眾機皆下品)、萬法歸一法(諸行轉念佛),如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輩品之人若轉歸一向專念,即是第十九願成就。

 龍樹菩薩云「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則見佛。前者是第十九願,雖自發大心、自種善根而迴向願生,但對彌陀本願功德力有疑,故往生之後花不開。後者是第十八願,「信受彌陀救度」而死心無疑的專稱佛名,到了淨土就花開而見佛。極樂世界整個是報土,而說「報」與「化」,是借用聖道門的名相,名似而實異;《無量壽經》所謂「胎宮、邊地」,也在彌陀報土中。依第十八願稱名而往生的是直入報土,當下「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等候、無遲速;若依第十九願修諸功德,迴向往生,卻於彌陀「佛智」有疑,而往生「邊地」,在花苞中一段時日(九品各層不同);但任何時刻,只須懺悔其不信佛智之咎,蓮花就開敷見佛,聞法供養。這全是佛力住持的結果,往生淨土者,皆受彌陀之法化而成佛度眾,毫不勉強,毫無例外。

<善導.釋>「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垢障覆深,漏於聖道之益的我輩,或善或惡,皆以名號之力而往生極樂,花開之時,聞彌陀、觀音說法,悟入聖道之八萬四千法門,證得三輪體空之境,所謂「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此乃「唯信名號」,仰靠彌陀功德力之不可思議也。 印光大師云:「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再怎麼依自力修戒定慧,斷惑證真,所成就極其有限,且隨時可能退轉;縱然以個人所發大心、所修功德而迴向願生,也因不信「佛智」,而在蓮胎中歷時長久,才能花開見佛。若能捨棄自力而明信佛智了知淨土門始終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力、大慈悲、大智慧,含攝在這句名號中,一心稱念,往生當下就花開見佛,聞法悟入佛之知見。第四十六願云:「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隨即開發自心的佛性本智。淨土宗的「佛乘」乃究極圓頓的一乘妙法,就是「念佛往生淨土成佛」的弘願大法,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特色之法;所謂的諸佛出世說法度眾的本懷,是「五乘齊入的一佛一法一淨土;此唯一佛乘即是彌陀淨土門,如印光大師云:「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眾生歸元之覺路」。往生者於淨土聞此妙法,即時頓悟佛智,永不退轉。「佛慧」《大經》所云彌陀五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攝生三願」中,依何一願、或三願轉入,而往生極樂者,花開之後都如上述的「即聞佛乘,頓開佛慧」,而後依其生前各願,而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乃至無佛法之處,廣度一切眾生,來生彌陀淨土;此即是淨土門的「滿菩提願」第22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又如《往生論》第五門「園林遊戲地」所說「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回向故。 緣佛願力而暫離極樂,顯化在十方,廣度眾生。更以四種功德顯明極樂菩薩行普賢行之相:「此菩薩得報生三昧,……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是故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在阿彌陀佛是以「四十八願(無量大願),度盡十方眾生」;在淨土菩薩是「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既云「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以此反推云「佛有本願,人應乘之」。

   廣度眾生之「廣」,範圍多大?時節多久?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包含聖凡、善惡、僧俗、智愚、貴賤之一切根機,及六道九法界一切未成佛的眾生;且概括過去、現在、未來之一切未往生者;因為,阿彌陀佛立名之「光、壽」無量,即是窮盡一切空間、一切時間,如「十二光佛」之無量光(時間性、窮三世)、無邊光(空間性、遍十方);可說是「過於那由他阿僧祇、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眾生,無一遺漏;尤其如《悲華經》所云「一千四佛所放捨……諸佛世界所不容受……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的煩惱厚重、專行惡業、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充滿於娑婆世界的「重業(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眾生[52];且其救度是主動平等無條件的,光明遍照,慈悲普救,一切眾生「只須念佛,必得往生」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這三句有說是「禪林」或《金剛經》誦唱迴向[53]終了所誦,稱為「略三寶」,沿用於各種法事,及唸經、唸佛、持咒之後,通用的「皈敬三寶」結語,表示功德圓滿,盡虛空、遍法界的皈依一切佛法僧,並宣誓:從今身至佛身,永不皈依外道的「天魔邪說徒眾」由此有戒的性用佛教一切法事,皆由三寶加持力而成就,學佛的第一步就是歸()()佛、法、僧。

而淨土的發願文,則皈依本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等於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而極樂國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皆是阿毗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也足以代表「一切菩薩摩訶薩」;極樂無為涅槃界,即是大般若智與無上方便慧,往生極樂就是不生不死的彼岸,因此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淨土門是「念佛往生淨土成佛」一氣呵成,極簡易而殊勝的法門,三根利鈍皆以信願持名、乘佛願力為心與行,因此,以一佛一法一因一果而總攝一切佛法僧三寶。慧淨法師〈皈命彌陀〉云:

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就是皈依「南無阿彌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彌 陀佛本願救度的法門,佛是「南無阿彌陀佛」,法是「本願救度之法」,那麼淨土呢?是阿彌陀佛的淨土,也就是報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彌陀佛正覺花所化生的菩薩。所以學這個法門的,往生的淨土都相同,蓮花也相同,因為我們的法門是「一佛一法一淨土」。

智隨法師<《淨土文獻叢刊》總編序>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也。……阿彌陀佛一佛一法一淨土,圓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淨土,……《大經》讚彌陀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密意幽深,意顯淨土圓收圓超一切法也。

因此,這三雖說是「般若經」及禪門之唱誦結文,亦可為「淨土」門所含攝;淨土宗十四(十二)祖清.徹悟禪師<般若淨土兩門大義>云: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佛說種種般若門,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佛說種種淨土門,亦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從本源心性,流出種種般若淨土法門。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因此,諸佛菩薩與般若波羅蜜,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可說是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總之,不可思議而各各圓滿也。大安法師<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云:

古往今來具有般若性空靈慧者,易於對淨土妙有產生信心。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愈有愈空,愈空愈有。是故,般若與淨土,相輔相成,啟信不難。

有人將淨土判為最老辣、普世間的佛法,這樣的態度,近於漢傳淨土教的思維。《現代禪的教育61.皈依彌陀

建立皈依三寶的生命態度身口意行為確實趣向佛、法、僧,這是人類有生之年所能達到的最高修行境界。

淨土宗的殊勝有兩方面:其一是將佛教三三昧的修證原理融化於感性的信仰中,讓一般「愚」夫「愚」婦順著淨土教的導引,不知不覺也通過修行通軌「頌揚」「啟信」「發願」「修持」「開悟」「證果」的次第;其二是讓根性更鈍、智慧福報更加不足的一類眾生,只要發願往生淨土、持名念誦佛號,便得以有朝一日成就菩提究竟涅槃——而這是我說我們需要謙卑,也是我感到不可思議、沒有能力思議的地方。

「諸行無常,身命危脆」,我時常奉勸修行還沒找到路頭、缺乏總持的同修,務必早晚唱誦〈淨土發願文〉;以及萬一還沒悟道,不幸卻即將臨終,此時應捨棄所有習禪工夫,萬緣放下,唯是一心念佛。

從原始佛教或禪宗來講,都是強調絕對自力的,可是竟然有一個佛教宗派它宣說解脫唯有依靠絕對他力,主張眾生在得救、成佛的這條路上,最大的善是信彌陀,最大的惡是不信彌陀。能信彌陀,一切的不善,都可因這個信而被彌補;反之,不信彌陀,則一切的善,都微不足道,不能得救,也不能證得涅槃。……表面上看來,佛教好像是主張絕對自力的,但其實在另一層面佛教也談絕對他力。絕對自力和絕對他力在佛教是一體之兩面,都屬言詮層次——也就是「標月指」「敲門磚」的工具意義。

 

結語

懺主〈淨土文〉的正文,到此結束;也有人在此接入〈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或「願我臨終無障礙,彌陀聖眾遠相迎;迅離五濁生淨土,迴入娑婆度有情。」前偈但求個人往生,願有侷限;後偈迴入娑婆度眾,義較周全。另有〈大慈菩薩讚佛.懺罪.迴向.發願偈〉云: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54]

一般而言,從凡夫的修行,到佛果的圓成,整個過程,都須皈依三寶,憑藉三寶的加持,乃得以成就特以阿彌陀佛為皈依境因為彌陀淨土門是十方三寶的代表,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往生極樂世界是成佛度眾易行而速成的徑中之徑因此,稱讚阿彌陀是十方三世佛」的第一,不僅有經論的依據,也是念佛人的共識此偈之九品度眾生、懺悔三業罪、福善用回向、感應隨時現」的想法,依<善導.>淨土思想來看,仍屬於自力、要門、第十九願的範疇,如本文之前所論析且歸結於佛教之「通願」(四弘願),而略過了阿彌陀佛之殊勝「別願」:四十八大願→第十八根本願;若取「通」捨「別」,則不能顯示彌陀之所以「諸佛第一」的大悲宏願,以及「緣佛願力,名必生」的不共特色;也就是從凡夫無常心的「未成願」立論,而非以彌陀真實心的「已成誓」著眼,兩者於「立場、功德」各方面的差距甚大,值得學佛人重新思考,仔細評估。在凡心,願雖大而力不足,或成了虛願,奈何?在佛地,如《往生論註》云「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這樣的願力之真實成就,而迴施於眾生,眾生只須信受而稱名,即時領納、分享佛之一切內外功德,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斷煩惱得涅槃分」,法爾如是,不可思議,故云「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謂之不然,亦其宜也。慧淨法師<門餘大道>世尊一代時教所說,除了「聖道門」權實漸頓八萬四千法門之外,另有「淨土門」他力念佛往生之大道,謂之「門餘」,是超絕於通途因果的軌則,道理,凡夫不斷煩惱而往生高妙的彌陀報土,是為不可思議之法。《法事讚》云: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淨土三經所開顯之超絕殊勝的淨土法門,可說是釋尊出世本懷之本懷,比之於《法華經》的導三()歸一,只引導已證果者之成佛;《無量壽經》所救度的,則遍及三乘及人間、天界的一切凡聖,如<善導.>云「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也就攝取第十八願所說的「十方眾生」,令我輩同生淨土、同證佛果,且同於阿彌陀佛之光、壽之無量

 

 



[1] 《第十八願.善導釋》前言摘要:本書(彌陀化身的中國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而開演之----既是彌陀化身,所說等同佛說,而又諸佛證定,獨能楷定古今。然其釋義並非善導大師自己獨創,而是依據淨土三經釋尊金口所宣,及印度龍樹、天親二大菩薩及中國曇鸞、道綽二大祖師對此願的解釋而集大成之。簡明、直截、肯定、了當、毫不含糊、不模稜。末法萬年行人若依善導大師對此願的解釋,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並且直入報土,快速成佛。」

[2] 佛教界一般所說的〈西方發願文〉,是蓮池大師所撰,省庵法師作<>(卍新纂續藏經 No. 1161),敘云:「諸經所載淨土文,總有三篇,其問詞致,咸可宗尚,而師獨於雲棲所作,極口讚歎。又其文義不為難解,雲棲略注,已自顯然,而師復為之註釋。……餘文雖可宗尚,而詞義未周;獨此願文,義周詞備請申言之:此一願文,大章有六,一曰發菩提心、二曰懺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淨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總申迴向。如此六章,始終備足。印光大師<復高邵麟居士書三>讚云:「既專修淨土,宜以蓮池大師新定<淨土發願文>為主。以彼願文,事理周到,了無一義一法之滲漏。

[3] 這曾是現代禪教團晚期的修行重點,李元松老師說:「念佛要如何唸?首重的是「至心信樂,欲生彼國」,以及早晚唱頌〈淨土發願文〉……在這一條漫漫的長路上,必須將〈淨土發願文〉,每天早晚虔敬的默誦一遍。……平日早晚虔誠的念佛,唱誦〈淨土發願文〉,然後,在不違背法律、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不管一切,只管生活。

[4] 聖嚴法師<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以下簡稱<講記>)慈雲懺主遵式知白9641032,是宋朝天臺宗的一位大師,與四明知禮同出於寶雲寺義通的門下,乃是螺溪義寂的第三傳。他對彌陀淨土的弘揚,不遺餘力,其撰著與淨土法門相關者,則有《往生淨土懺願儀》、《小阿彌陀經懺儀》、《誓生西方記》、《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勸念三世佛偈》、《往生西方略傳》等。……(淨土文)內容非常簡明而又充分,非常懇切,也非常感人。修行淨土法門的人,能把這段迴向文背熟,不斷地反覆使用也就夠了。

[5]淨空法師<慈雲懺主淨土文>遵式法師字知白,俗家姓葉,浙江寧海人,母親王氏,乞觀音而生,從小就隨母持念觀音聖號。稍長依天台東掖山義全和尚出家,受具足戒後,初學律宗,繼學天台,弘法各處,後住天竺寺撰寫淨土懺、金光明三昧懺儀等,以師所撰懺儀甚多,世稱百本懺主。領眾懺講不絕,德聞於朝,宋真宗乾興二年,賜號慈雲,人稱慈雲懺主。

[6] 如本法師:<慈雲懺主與發願文>極樂世界五種殊勝:師資、不退、環境、教主、同參。四信:娑婆是苦海、極樂清淨微妙、釋迦不虛言、彌陀無虛願。

[7] 《序》曰:此《經》義疏,人希淨報,故說聽者多矣。所稟寶雲師,首制記文;相沿至今,著述不絕,皆宗智者。豈有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良以愍物情深,適時智巧,故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務在下凡,普沾緣種。方今嘉運,盛演圓乘,慕學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故竭鄙思,鈔數千言,上順妙宗,略消此《疏》。適時之巧,非我所能,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以作也。蕭愛蓉〈知禮「約心觀佛」之詮釋及其影響〉:融貫天台宗的「性具」及「一心三觀」的主張,解說 《觀無量壽佛經》的十六觀法,建構出天台宗「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論述。

[8]林佳教宗天臺,行歸淨土 ─妙叶《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臺淨思想研究】:天臺、四明之念佛法門與《華嚴》、《法華》同屬圓教,味屬醍醐;而念佛法門即是禪宗所謂單傳直指之道,據此,淨土由是被提升到至圓至頓的法門。

[9]為了行文方便,以下就用<善導.>來概括「以善導大師思想為主的淨土宗(三經一論、三祖釋論)」之法義,學界稱為善導或善導

[10]慶案:對特定的經典(或思想)重新的閱讀、理解、評判,已建立新的典範、或復原舊的義理。經典的重讀,並不是回到「過去」的懷念,而是針對「現在」的需要。重讀經典,既是複製「古人的智慧」,也與這些論著「對話」,在其中重新認識自我與世界,思索我們的傳統與方向。因此,是一種復古的開新、繼承的演進,經典重讀」與「當代闡釋」是同時而相依的。舉例:陳兵重讀釋迦牟尼

[13] 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是人心中先有一套「理論」或「理念」,不能「客觀」接受不同的資訊,反而到處尋找支持自己的「證明」。

[14] 證空上人〈白木之念佛〉:自力之人者色彩之念佛也:或以大乘之悟彩色,或以甚深領解彩色,或以戒彩色,或以調靜身心彩色。有定散色彩之念佛則往生無疑而歡喜,無色彩之念佛則不得往生而悲嘆;此之悲喜皆自力之迷也。

[15] 證空上人〈白木之念佛〉:《大經》所言法滅百歲之念佛,《觀經》所言下三品之念佛,皆是毫無彩色之「白木之念佛」也。

[17]每日清晨服飾已,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作此念已,發願迴向云:……

按此文似有兩種版本,如聖嚴法師<講記>:「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 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 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是為【流行版】;另,蕅益大師【淨土十要】收錄的,就是我這裏所採用,文字有一段不同,簡稱【十要版】

[18]慧淨法師<《觀無量壽經》概說(九)>三方面來解釋機法一體的關係——六字機法、六字全法、六字全機。一、六字機法: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若分為機與法來解釋,概略來說有兩種意涵:一、能歸所歸,二、能所一體。「南無」就是歸命,屬「機」,是「能歸」。「阿彌陀佛」是眾生所歸的物件,屬「法」,是「所歸」;「一心歸命」是「能歸」,「無礙光如來」是「所歸」。眾生一心無二,真心無假的歸命;就是淨土宗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之心,唯一信受彌陀救度的心。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就正覺、淨土、名號。十劫以來呼喚十方眾生,願生淨土、稱念佛名。阿彌陀佛也以他的光明名號,賜令十方眾生而能擁有往生、成佛的功德。

[20] 從第十九願(自力)轉向第十八願(他力)……以「至誠心」讓我們進入「機深信」,以「迴向心」讓我們進入「法深信」,這樣,三心都有了。以「自力」來說,就不是這樣。

[22] 另參考〈彌陀淨土之相〉極樂淨土之真相〉: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文:「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極樂世界是涅槃,是正定聚;都是一生補處,可快速入涅槃境。又,智隨法西方淨土的指方立相是一種執著嗎〉:淨土法門指方立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發往生心。

[24] 《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5] 《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26] 慧淨法師:<淨嵩法師(李元松老師)殯葬法語>:「若想念我時 請念彌陀佛 我也居住在 六字名號中」與「念佛」相關的法語,可參閱【代禪的教育】61<皈依彌陀>

[27]佛門課誦本《大迴向文》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臺安我足;一剎那中離五濁,屈身臂頃到蓮池。蓮華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29] 〈講義〉:「一心有三層意思:1.真心直心;2.專注一意;3.直到成佛為止,不變信心與願心。皈命有三義:1.身命歸趣於佛;2.身命歸順佛的教義;3.命根還歸於一心之本元。「一心皈命」:1.我專志一心,全部命根回歸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2.我一心一意,回歸法身的慧命,以慧命嚮往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30]《大智度論》,菩提有五種一、發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無上菩提,即如來地是。

[31]佛學大辭典】:其真智正而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正智;於法無有不知,故云一切種智。《大智度論》46曰:「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般若。」

[3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615 十住品〉:「諸佛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

 

[33].擇瑛法師《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34]印光大師<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輩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獲實益。」

[35].窺基《阿彌陀經通贊疏》:「光有二種:內光、即智內照理。外光、即身光外照也。此即身光也。金剛不壞之體。無礙解脫之身。如淨琉璃、表裏瑩徹。彼方境物、悉現光中。」

[36] 慧淨法師曇鸞大師的《讚阿彌陀佛偈》可以說是淨土門中最高級上乘的作品之一,令人一讀,便感歡喜踴躍。第一首就是對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及阿彌陀佛淨土的方位作讚歎,使我們能夠具體的歸命於彌陀,願生其淨土。

[37]臨濟禪師語錄云:爾一念心上清淨光是爾屋裏法身佛爾一念心上無分別光是爾屋裏報身佛爾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爾屋裏化身佛此三種身是爾即今目前聽法底人秖為不向外馳求有此功用」這是禪宗對淨光的另一種解釋。

[38] 《四帖疏》:「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39]佛光大辭典以其所願之事,廣大普被眾生,故稱弘誓。……法藏菩薩之四十八願,第十八願稱為本弘誓願(本願、弘願、誓願、弘誓);此弘誓乃超越思慮之臆測者,故稱難思弘誓。阿彌陀佛廣大之誓願力,為眾生往生淨土強有力之增上緣,故稱弘誓強緣。即謂彌陀之本願弘誓,乃眾生往生之殊勝因緣。

[40] 依唯識「心所有法」五之「念」,是於所經歷的境界,記憶不失。《成唯識論》曰:「于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圓覺經》:「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由澄心凈念後,開啟智慧,觀照諸法,能因靜生慧;因定()發慧(),身心客塵,從此永滅。故《圓覺經》稱三摩鉢提為「幻觀」,以覺智力能變娑婆為淨土,地獄為天堂,苦樂、淨穢皆如幻化,猶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41] 或云臨終的三種執著」:第六識善惡無記心,起「境界」愛。第七識有覆無記心,起「自體」愛。第八識異熟無記心,起「當生」愛。

[42]道端良秀:此文是否是善導之作另當別論,總之,宋代以後作為善導之作廣為流傳,成為版本而盛行流布於後世,在日本,良忠也大量引用過此書。由此看來,作為善導的〈臨終正念訣〉,其思想在宋代以後乃至日本都廣為流行。

[44] 詳情參考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略信示行,既依經文,也依傳承。<講義>云:「十念」有三種:1.十念之間,憶念相續,無有他想。2.一心專志,稱名十聲。3.連續十口氣,專心不散。

[45]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覆周群錚居士書>

[46] <講義>云:1.曇鸞與道綽,以菩提心為淨土之本源,念佛三昧(修觀及稱名)為淨土法門之要行。2.迦才以《無量壽經》的菩提心(三聚淨戒)及《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為通因,專念一佛彌陀名號求生西方淨土為別因。3.善導以稱名為正業,讀誦、禮拜、讚歎、觀察為助業。4.元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十念念佛等為助因。5.北宋的永明延壽以持戒習禪為往生淨土的上品之因,行道念佛為中下品之行。

[47] 慧淨法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大願、大業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所有修行,大力是因地修行的願、行圓滿,如此才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廣度十方眾生。」又,<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所言不虛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48] <講義>云:「善根」是往生淨土資糧,包括《觀經》第十四觀上品上生的生因,具足三心及三種眾生;以及《大經》卷下三輩往生的條件;凡是修諸淨土資糧,便是增長善根。

[49]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五種增上利益因緣滅罪、護念(得長命)、見佛、攝生、證生。宋.慈雲大師:若能暫歸三寶,受持一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52]悲華經卷6[0204c14] 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五濁惡世,作五逆,毀壞正法,誹謗聖人,行於邪見,離聖七財,不孝父母;於諸沙門、婆羅門所,心無恭敬,作不應作,應作不作,不行福事,不畏後世,於三福處,無心欲行,不求天上人中果報,勤行十惡,趣三不善;離善知識,不知親近真實智慧,入於三有生死獄中,隨四流流沒在灰河,為癡所盲,離諸善業,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故擯來集此世界,以離善業,行不善業行,於邪道重惡之罪積如大山。爾時,娑婆世界賢劫中,人壽命千歲,是一千四佛大悲不成,不取如是弊惡之世,令諸眾生流轉生死,猶如機關無有救護、無所依止、無舍無燈,受諸苦惱……[0206a29]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53] 回向回因向果、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

 

评论

熱門瀏覽

《無量壽經》「五惡」段--五戒、五常

念念稱名常懺悔

接墨、接筆~接生淨土

西方極樂、人間淨土

龍年春聯-弘願利物

念佛人的聖誕節-彌陀化身

中元普渡,專稱佛名 (簡版)

中元普渡,專稱佛名

大年初二.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