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22的博文

淨土主流與少康中興

  淨土 主流 與少康中興  ( 象山慶 / 原創 22.12.25)     唐宋以來,淨土思想與信仰在民眾中廣為流傳,逐漸成為佛教主流宗派,對中國文化及民眾心理 有深廣 的 影響,例如:人 與 佛 的 關係、眾生皆有佛性故可往生、末法唯依念佛得解脫 ……. ;或云其「特色」有四: 向死而生、 捨自歸他 、 指方立相 、 果覺因心 [1] 。有 云:淨土信仰、念佛實踐在宋代以後是佛教各宗派 的 共同歸向、佛教徒 的 普遍要求;「立社」的目 的 不再是傳統 的 福田、修證,而是念佛往生 [2] 。     日 . 法然《選擇本願念佛集》云:「 但於淨土一宗,諸家不同,所謂廬山慧遠、慈愍三藏、道綽 / 善導等 , 是也。 」近代佛學界據此區分中國淨土宗為「慧遠、善導、慈愍」三流 ( 系 ) [3] 。        慧遠 ( 禪觀 三昧 ) :上 根 -- 三昧見佛        慈愍 ( 諸宗兼修 ) :中 根 -- 萬善稱名        善導( 本願稱名) :下 根 — 專稱佛名   誰是中國淨土宗主流 ?     中國淨土三系 ( 流 ) ,誰是主流 ? 各有擁護者,乃至互相爭議或調和,如云: 慧遠流排斥善導流,是一種宗派性 及 「主流觀」作怪。自孔子著《春秋》,正統觀已成一種民族文化心理。慧遠結交權貴、聚徒講學、廣泛著述,成為一代南方佛教領袖,奉他為淨宗初祖,就 與 有榮焉。或云:善導系、慈愍系 的 差異,在「念佛往生」 與 「全體佛教」 的 關係;善導系是隔別、對立;慈愍系乃涵蓋、融通。漢傳淨土宗,從唐以後深受「慈愍系」融合兼修 的 影響;而宋以後,念佛往生為共同 的 信仰 與 行持;後代淨土宗人不分善導系、慈愍系,或天台宗、禪宗,只要能為念佛往生人 的 楷模 的 ,都可為淨土宗祖師,「十三祖」之說可說是慈愍系 的 風格! [4]     善導大師一生專弘淨土,「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 區分釋迦與彌陀二尊之教為「要、弘」二門:「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 他不僅以《無量壽經》 的 「他力本願」建構為彌陀淨土 的 主體,基於凡夫入報,導向稱名念佛,簡 ( 易 ) 化為眾生的日常行持: 「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 讓現實 的苦難與 來世 的 福樂相聯,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