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3的博文

澤圖辟怪,寶鏡遁妖

图片
  蓮池大師- 念佛與魔事 (象山慶’23.9.25) 之前於【〈念佛著魔辯〉今詮】 [1] 引述了 蓮池 大師 (1535—1615 ) 關於 「 念佛人不 遭 魔 事」 之文, 以對應 省菴 法師(1686—1734 ) < 念佛著魔辯> 的論述,但二人之論或有異同,今故另闢專文以述之 。   ( 一)      蓮池師念佛之主要著作如《 阿彌陀經. 疏鈔 》 [2] 「教起所因」云: 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 故 。 從念佛下手,「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我輩當下一念稱佛名號,有彌陀大願的加持/ 攝受力故,就是安住於無量正真之道,由實相本體引發如佛的智慧,全攝佛之證悟功德為我所有,即是入佛知見;此殊勝利益,難可思議。 又此經有十義 [3] ,其七云: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 故 。 【演義】 護持多障者, 此土業風浩大, 塵境麤強,難於修進。今則念佛眾生,佛常住頂,永無魔事故。 末法五濁之眾生,雖欲聞法修行,而多諸障難( 個人的「 業風」浩大, 共業的 「塵境」麤強, 種種逼迫與誘惑,難以擺脫而致力修行) ,故佛特說《阿彌陀經》之念佛法門,令眾生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彌陀佛名,即得乘托彌陀本願功德力,既不墮落於三途,亦不退轉於正定,因為一心念佛之人,諸佛隨時住於頂上而護念加持,不令諸魔 (四魔) 及外道 (邪見) 趁虛擾亂。 【疏鈔】 末世修行, 多諸障難,一虧正見, 即 陷群邪。彼佛願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為護念,直至道場。 所謂「末世」一般 ( 通途)修行的障礙與磨難,來自於「正見」的缺乏或動搖,而易遭各種各類的「邪見」與「魔事」所困擾;念佛人則有阿彌陀佛本願力 (因位) 威神力 (果地) [4] 的加被,彌陀的身光遍照無礙、心光攝取不捨 [5] ,得此佛光加護,則能遠離於諸魔而不退於正定。此書反覆提及 「正見」「正念」 ,或為二乘之八正道,或為大乘之實相觀,更主要是淨土門的信願行。   ( 二)      正見,是 相對於「邪見 ( 不正見)」,後者乃 從「貪嗔癡」而生 的見解,如 我見、邊執見、邪謬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6] ;與此相反的就是「正見」。此書中的說明有: 【疏鈔】 正見者, …… 若覺支時, 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故名利使, 開之則六

世間皆假,唯佛獨真

图片
  世間皆假,唯佛獨真 ( 象山慶 ’ 23.9.15)     「今天,念佛了嗎?」這是來自彌陀的呼喚、問候。彌陀隨時在看我,聽我,念我,護我,照明我,攝受我,我有念無念,佛皆知;乃至為何念或不念,比我更知。但因大悲心切,不時要親切,溫柔的問我、盼我,因為念佛成佛,利益無比的大而勝,唯恐我不知,不信,不念,所以,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的提醒、邀請「今天念佛了嗎?」有如父母反覆的對嬰兒說:「來,叫爸爸!叫媽媽!」嬰兒在這樣的誘導下,有一天終於叫出「爸爸,媽媽」,父母當下深心慶慰,就此互相確定了親子關係,嬰兒可完全享用、擁有父母的一切疼愛與財產,且理所當然。阿彌陀佛更是如此,累劫修行所積的功德,無條件地供給眾生,消業、除障,乃至於往生、成佛,十方眾生只須「念佛」回應彌陀的呼請,確認了親子的法緣,就可盡情的分享彌陀無量,無上,無染,無漏的功德。 《善導和尚勸善文》 「 彌陀親喚不肯去,牛頭獄卒競來擒! 」 《法事讚》 「 四十八願慇懃 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 《般舟讚》 「 彌陀弘誓喚, 眾生信願回」 ; 《 阿彌陀經義疏 》 「 彌陀以名接物, 是以耳聞口誦,無邊聖德,攬入識心,永為佛種。 」 《五會念佛讚》 「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借問家鄉在何處,極樂池中七寶台。 」又如 台語歌< 黃昏的故鄉> :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 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 孤單若來到異鄉 不時也會念家鄉 今日又是會聽見著喔~親像塊叫我的      不念佛(法),必念我(機);念佛成佛(正覺),念我成我(無明)。論真、假,不是為了科學研究寫報告,而是為了信仰確定得依靠。俗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生存靠協作、疾病靠醫療,衰老靠長照、命終靠宗教……,但是, 靠山山倒(器界不牢),靠人人跑(自顧不暇),靠自己最好 ? 偏啊,最無常、最難搞、最麻煩,也最不可信、不可靠的就是--我。順治<醒世碑記>: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煩惱亦無悲。 憨山大師<醒世歌>      世界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 … ..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 ……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