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24的博文

藕思(DM).26~30

图片
  30-- 誠以待人, 樂於念佛:在「過程」中圓滿,在「做事」中體會--修行是無所求 的 對人好。隨緣扮演各種角色,品 嚐 各種人生, 就在浮世光影中念佛安心,蒙佛攝受! 個人能力雖有限, 救不了全世界;但灑水處亦有一片清涼!受苦受難 的 人如此多,我只能略盡念佛之力,平等迴向,讓阿彌陀佛光照他 、 救護他--每個人是獨一無二 的 個體,也是阿彌陀佛 的 兒女, 值 得全掏一片心以善待他, 就如阿彌陀佛毫無條件 的 救度我!須知, 對每一位被救 的 人, 這就是宇宙 的 全部! 29-- 無我, 如斷線 的 風箏,飄盪於無拘無礙 的 空中。「世界可不要,社群可沒有,但不能遺失唸佛 的 心。」待人處世上,就是祝福之心,也能聆聽 、 陶醉在別人 的 言談中;他若很瑣碎 , 你也能傾聽, 起一分「人生苦海」 的 厭離心;風吹鳥叫,都似 說 「三法印」。就在念佛中淡化「我見我執」, 語不驚人也可休!「富貴欲求求不得,縱然求得待如何?」修行為了解 脫 , 是「無智亦所得」;既然如此, 就安然念佛 的 活著,隨緣做些好事 、 說 些好話, 給人溫暖 、 人希望,他肯念佛,就一起念;他不念佛,就為他念;閒話家常 的 轉告他:「娑婆生死一場夢,淨土蓮開悟無生!」           28-- 淨土「門」可攝淨土「宗」及淨土「教」 , 明確 與 「聖道門」分立;門 , 所由入 者 , 是標明信佛學佛 的 入門 ( 方便 ) 有異 , 而成佛證真 的 歸元 ( 究竟 ) 無差。宗是主旨 , 教乃義說 , 皆為了指示、勸導眾生尋其門 ( 念佛乘佛願 ) 而入淨土。孟子曰「仁 , 人之安宅 也 ;義 , 人之正路 也 。……義 , 路 也 ;禮 , 門 也 。」仁喻淨土 ( 信 ), 義喻念佛 ( 行 ), 禮喻往生 ( 願 ), 以念佛為路為行 ( 因 ), 往生淨土為門為宅 ( 果 ) ;此喻 , 門是路 與 宅 的 連結 ( 信 - 願 - 行 ), 念佛則從門而入 ( 淨土人 ), 不念則不得其門 ( 門外漢 ) 。居仁 ( 信心安宅 ) 由義 ( 念佛正路 ) 入禮 ( 往生大門 ), 是念佛人 的 本色 , 捨此不信不願不行 , 就是自暴自棄。 27-- 二河白道「今信順二尊之意, 不顧水火二河, ……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就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的比喻。眾生在東岸

淨土門-居仁由義入禮

图片
  淨土門- 居仁由義入禮 (象山慶24.7.30)      淨土「門」可攝淨土「宗」及淨土「教」, 明確 的與 「聖道門」分立;門,所由入 者 ,只是標明信佛學佛 的 入門(方便)有異,而成佛證真 的 歸元(究竟)無差。 「宗 」是主旨, 「教 」乃義說, 兩 者 皆為了指示、勸導眾生尋其門(念佛乘佛願)而入淨土。孟子曰:       <離婁> : 「 仁,人之安宅 也 ;義, 人之正路 也 。曠安宅而弗居,捨正路而不由 ,哀哉 。」       < 告子>: 「仁,人心 也 ;義,人路 也 。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 哀哉! 」       < 公孫丑>: 「仁,天之尊爵 也 ,人之安宅 也 。」       < 萬章>: 「義,路 也 ;禮,門 也 。惟君子 能由是路,出入是門。」      仁喻 「淨土( 信) 」, 義喻 「 念佛( 行)」,禮喻 「 往生( 願)」,以念佛為路為行(因),往生淨土為門為宅(果);以此為喻, 「門 」是路 與 宅 的 連結( 信-願-行),念佛則從門而入(淨土人),不念則不得其門(門外漢)。         居仁( 信心安宅)由義(念佛正路)入禮(往生大門),是念佛人 的 本色,若捨此不信不願不行,就是自暴自棄。      二河白道 「 一心正念直來 , 我能護汝!……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 」 , 就是 「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的 比喻。 眾生 在「東岸」娑婆, 因往昔所造 的 業力,而被「四大、五陰、十八界」 及 「無明」所生「貪愛」水、「瞋憎」火(二河)所騙所纏,難以出離;又加上「 別解、別行、惡見人 」 的 「 妄說見解, 迭相惑亂 」,令彼人多所遲疑,而不能向前,甚至倒退;如此內魔、外魔交互阻撓,而眾生「貪瞋強而善心微」,又不遇「大善知識」 的 教導與提攜,十有九人因此畫地自限 或 半途而廢;就在內外種種「雜音」干擾之間,現出一條闊「四五寸」、長「百步」 的 白道(清淨願生心),由於釋尊勸遣、彌陀招喚 的 加持、攝受,行者於是把定信念,「 尋道直進, 不生疑退 」, 乘二佛之大悲願力,須臾即到西岸。

藕思(DM).11~15

图片
  15- - 信受稱名, 願生西方,就有了「 凡夫菩薩格 」-- 「凡夫」而願生極樂,就具足了菩薩的菩提種性,願生心就是淨土門的菩提心,「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從因說果,念佛乘佛願的當下,雖是娑婆凡夫,已得不退轉菩薩的位格,所謂「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若生極樂, 即捨凡夫的身分,顯現等覺菩薩,就是「 自致不退轉 」。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花, 必定往生、成佛。 -- 象山慶 < 不退:現生或往生 >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7975411 7 14-- 靜心念佛-- 佛號出口,自有一片清涼 (佛水澆熄貪瞋癡)--寶樹流泉,寶池淨水,蓮花無染,清風演音 — 象山 慶 [ 藕思 ] 14.-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普能嵩師<淨土詩>:  立夏清和念佛忙,彌陀句句自承當。一年瑞氣從今去,九十春光隔歲彰。東土國中時有變,西方蓮界壽無量。始知妄念輪迴苦,誓願今生歸故鄉。 13-- 人生很短,諸行無常,快樂或憂苦,很快就過去了;唯一要緊的是「生死」大事。生前,隨份做一個快樂 、 聰明 、 有品的人,而更重要的是:一心皈依佛 、 信佛念佛,臨終乘佛力,往生安樂國。 象山慶 [ 藕思 ] . 13-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聰明( 有為):盡人事--不被人欺  (無益之苦應離) ;保護他人  (無辜之禍得免) 快樂-- 聽佛命,乘佛願,稱佛名 \有品( 有守):守本分--難得糊塗 、 樂於吃虧,還愚痴 12- 淨 土宗所取 「 五不思議 」 中, 佛法力 ( 彌陀本願 ) 最不可思議 , 是佛中王/光中尊所發之超世大願,能令往生之人,不經劫,不經地,一世頓超常倫諸地之行,即至一生補處。《往生論註》: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 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阿彌陀佛將一切功德收納在名號中,迴施十方眾生,令彼聞信而稱念,即是信機信法而得現世/當生之無上利益。 - - 象山 慶 [ 藕思 ] . 1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11 、 一寸光陰一寸金, 勸君念佛早回心;直饒鳳閣龍樓貴,難免雞皮鶴髮侵。……人間苦樂事縱橫,達者須尋徑路行;福報天宮猶有死,神棲佛國永無

念佛人-不倒翁

图片
  念佛人與不倒翁 ( 象山慶24.7.24)     《 唐摭言 》歷史最早的不倒翁是 「 捕醉仙 」 , 又名 酒鬍子, 是勸酒的工具,用木頭刻成人形,上細下粗。飲酒時,人們 圍桌 而坐, 由年齡長者捻轉捕醉仙,指向誰就飲酒,再由飲酒者捻轉,如此往復,直到盡興。宋.竇革《酒譜·酒令》: 「 今之世酒令, 其類尤多,有捕醉仙者,為禺人轉之,以指席者。 」 南宋 . 張邦基 《 墨莊漫錄 》:「 飲 席刻木為人, 而銳其下,置於盤中,左右攲側,僛僛然如舞狀,久之 力勁 乃靜。視其傳籌所至,酬之以杯,謂之勸酒胡。 」唐. 盧汪<酒胡子長歌>:「 胡貌類人,變有意趣,然而傾側不定,緩急由人,不在酒胡也。 」      後人改造這個人偶, 成了頭戴 烏紗 、身着官袍的玩具。明, 徐文長 < 不倒翁> :「 烏紗玉帶儼然官,此翁原來泥半團;忽然將你來打碎,通身上下無心肝。 」以諷喻那些善應時勢而久保權位的人 [1] 。 齊白石 < 不倒翁> 三詩: 「 能供兒戲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來。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烏紗白帽儼然官,不倒原是泥半團。將汝忽然來打破,通身何處有心肝。」「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笑君不肯打倒來,自信胸中無點墨。 」另, 池北偶 為漫畫《不倒翁倒了》 題詩 : 「 此翁就不倒, 自在又逍遙。賠錢無所謂,補貼伸手要。廠長照樣當,不愁 烏紗帽 。如今世道變,無法撈稻草。虧損得關門,靠山沒處找。時來厄運到,不倒翁倒了 。」 [2] 都是暗嘲社會上攀權附勢者的形象。      但是, 民間的不倒翁卻是另一種趣味,清. 趙翼 《陔餘叢考》卷33 :「 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做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不倒也。 」 日本更塑造為許願吉祥物 , 以「達摩」祖師 (Dharma ) 為不倒翁,汲取他東渡中國傳禪法的典故,以「七倒八起」的禪坐造型,讚賞其百折不撓的智慧,能隨眾生因緣而施教,經千山萬水亦不退轉 [3] 。據說,台灣有以土地公(婆)為不倒翁,取其 「福德正神 」的諧音: 扶得正 。 對淨土門而言, 這可喻為一種信仰的象徵:念佛人對於 「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的決定深信而無疑, 由此佛力住持於心,得不退轉,如 「 不倒翁」之 「 順教修行, 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

念佛與攝心

图片
  念佛與攝心 , 有 三種狀況 (象山慶24.7.23)     1. 聖道門 有 以念佛為手段而攝心入定( 制心 一處),但與 「 求生西方」無關。 《 佛遺教經 》 : 「 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 《楞嚴經》: 「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 。 」 《 虛雲法彙 》 : 當知攝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貪瞋癡,則諸惡不起,自能眾善奉行。故攝心二字,豈獨挽救人心,維持世道?果能攝心一處,無事不辦,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2. 淨土要門, 為了 「 一心不亂」 的 功夫而攝心以念佛, 或有 「 自力」之心-- 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而久之,功夫純熟,能伏斷煩惱,證入念佛三抹。     3. 弘願門以 「 往生極樂」為唯一重點, 念佛之散心 或 攝心,在凡夫 有 差別,於彌陀(稱名必生)無高下。 「我 心感我佛, 我佛即應我,應感非先後,生佛同一體。 」        攝心乃把攀緣 的 心從外境收回, 安住於念佛 的 當下(聽聲、計數) , 久而淨念相繼; 若為了攝心( 追頂念)而念 的 很快,剋期取證, 或 兼 有 自力之心。反之,完全靠佛力,亦不妨「十念記數」,此中包含了 「 聆聽、攝心、虔敬」, 佛力攝受而自然安靜 。若念佛 的 心已寂靜了, 就不必記數。 印光大師 < 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 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楚,耳根聽得清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 或 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 及 。……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 或 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 印光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整合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 呼吸、數息)法,以此攝心而念佛。但十計法有默數、掐珠(計數器)兩種,隨個人方便,不須在意「著相」與「分別」。彌陀本願之念佛,就是為了煩惱凡夫而開的 「 指方立相、住心取境」法門,

念佛-計數與心情

图片
  念佛- 計數 與 心情 (象山慶24.7.20)      有人說:  念佛要精準的計數嗎?以前用念珠, 一輪又一輪的數,似乎較攝心,且有莊嚴感。現在用電子計數器,手指輕輕的按,動作較省力,感覺也較普通,只在乎數字而已。平時雖然器不離手,想到就念;但出門走路,或與人說話,為了安全與尊重,就不再計數,只是默念,也很好,甚至更專注。偶爾自問:須計較數字的多少與準確嗎?是對誰負責,向誰交代?尤其排了定課之後,每天要求自我達標,久之成了一種慣例、功課;且在「念佛羣組」報數;雖可藉此互相督促,也順便迴向給需要的人,亦有其優點;但長久行之,也可能成了習以為常而有口無心,似乎少了念佛的知覺與感受?      慶案: 以上的察覺與反省, 是好事,是對念佛之心與行的重視,也合乎某些群體的共識。但:      1. 關於計數與否, 用念珠或計器或心算,雖無理論上的必然性,卻不失為借事以攝心的方便,依個人需要而決定即可;      2. 每日定課多少及群組報數, 也由個人斟酌,量力而為,不必有壓力。重點在每日行之,久習成性,讓念佛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乃至優先為之的常態。念茲在茲,生命與意念有所歸宿,而不至於散漫、惶惑、焦慮,隨流俗而攀外緣。《往生論註》云: 「 十念者, 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 念念都成了往生極樂的業因, 都是十念(滿數)之意,而不限於數字多少,盡一輩子念佛,不間斷、不夾雜;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善導大師: 「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 法然上人: 「 信取一念往生, 行勤一生多念。 」      3. 知覺與感受, 莊嚴或普通,順暢或結巴,出聲或默念……此類個人的心情與技巧(受想行識),在我輩(未經修行而斷「見、思」二惑及「無明」)凡夫是無常而虛假的,不可靠也不計較,善導師所謂 「在家者, 貪求五欲,相續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 , 根本的說, 這些起滅都是「自力」念佛者(要門)所起的分別計較,徒增困擾,自亂其事。在弘願門,安心守愚的念佛,全憑彌陀本願(他力)的攝受,幾近於無我無雜無多慮,因此,念佛之外無別事、念佛事上無二心。 法照師 :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 簡多聞持淨戒

藕思(DM).6~10

图片
  6. 出家人以道場為家,讓蓮友來此聞法念佛;在家人以家為道場,將佛號帶給親友同事— 各司其職,各度有緣。師父不做 的 事,弟子接下來做;法師不做 的 事,居士展開來做。應機方便之不同,有常亦有變,能守也能通。 象山慶 [ 藕思 ] .6-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7.得理須饒人,不可佔盡便宜而陷人於不義,又損己之陰德。   入信應念佛,才是隨順佛願而增己以多福,又助人之信仰。 象山慶 [ 藕思 ].7--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8. 只關注自己的痛苦,就看不見別人的哀傷以及上帝的悲憫。與此類似的,若執著於自己的愚惡 ( 機),卻忽視了彌陀的救度(法),就只有絕望、沉淪。機與法,可以是相對的,天差地遠的距離;也可以是相應的,我情佛願的密契。 雖可能因某種特殊能力而「見人之所不見」,但到了最後,卻是所見者( 聰明)少,不見者(人情)多。握緊了手,什麼也沒有;放開了手,得到全世界! 象山慶 [ 藕思 ] .8-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9. 時光減處命光微, 到眼繁華轉眼非;莫在險途貪五欲,彌陀日夜望兒歸。 -- 古德   蕅池無日不花開, 四色光明映寶台;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 -- 中峰  這兩首詩,警勸世人要「厭娑婆→欣淨土」,一機一法的詳細內容,讀者可依文入觀,再三吟味,必有所體會、有所抉擇,隨後即可起信→發願→ 稱念佛名,而隨從古德禪師的勸請及阿彌陀佛的接引,歸去來兮,極樂之故鄉。 -- 象山慶 [ 藕思 ] .9-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10. 無常、苦,是入道之門。無常經:「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法,不被無常吞。」中論:「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會合要當離,有生無不死」、「無常念念至,恆與死王居」。生命最終的無常,就是--死。學佛的起點與動力,即是念[死]無常-- 三 根 本 . 九因相 . 三決 斷 - - 象山慶 .10-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藕思(DM).1~5

图片
    象山慶 [ 藕思 ] -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世間煩惱不外乎「我、法」二執, 乃是聖道諸行所修所斷的內容;然值此末法五濁,反而成了凡夫所難解難行的苦惱;若求其應今日之時、契現實之機,則唯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阿伽陀藥,能醫一切眾生的一切病;若能信之念之,則漸至於息熱惱而得清涼。-- 象山慶[ 藕思].1 / ’24.7.13        眾生陷於三毒六欲的渴求與執取( 五惡),已是身熱心惱,飽受求不得--有求皆苦、患得患失--及彼此之間競較、爭奪、傷害之苦(五痛),是現世的「華報」,若至死不改,後世更有淪墮於三途惡道(五燒)的「果報」。-- 象山慶[ 藕思].2 / ’24.7.13        有人說「不是閒人閒不得, 能閒必非等閒人」--我不是"等"閒的人,不必問何時才有閒?我每天都很閒--家業不大,責任不重,對別人也沒什麼用,所以很閒。閒來無事,就念佛+看書,念佛+爬山,念佛+分享,念佛+調養……。以念佛為主,搭配一些生活瑣事,就這樣過日子。-- 象山慶[ 藕思].3 / ’24.7.13        老了,就放下-- 將已經不屬於我們的時代與責任,輕輕地卸下、默默的讓開,讓衰老的身心漸次淡出,成為人群中 模糊的背景,乃至完全隱沒……;找一個不惹眼、不礙人的角落,過著無枷無鎖、信佛念佛, 渺小而清涼的餘生,就這樣「南無阿彌陀佛」。--象 山慶[ 藕思].4 / ’24.7.13    念佛有現/當二益, 能滿足此生/來世的一切需求,無欠無餘。若於靜默念佛得安住,而舊習未忘,也不妨隨俗高歌一曲,重溫舊情之後,就放下,繼續稱念佛名。平淡.平凡.平靜,是念佛人本分;人情世故既不逃避,也不貪著,每天在億佛念佛中度過,不嫌其單調,也不另尋樂子。就這樣 , 若無其事的被攝受,被淨化。有人說:佛號既出, 世間如夢,不覺得有什麼要追求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南無阿彌陀佛 - 象山慶 [ 藕思 ] . 5 -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永離熱惱得清涼

图片
  永離 熱惱 得 清涼 ( 象山慶24.7.3) 一、 熱惱 佛法常說五濁眾生 的 「 熱惱」 , 也就是被內外劇苦所逼 而身熱心惱, 《瑜伽師地論》 卷89 :「 染污驚惶, 故名 熱惱 。」 這是 五陰熾 盛 ( 烈火炙烤 ) 的 苦報 , 具體表現為 三毒、六欲、五惡、五濁 之生死流轉, 如《八大人覺經》云:「 生死熾然, 苦惱無量 」 。 《集異門 足 論》卷5 : 三火 者 , 一、 貪火; 二、 瞋火; 三、 癡火。貪火 云何? 答:謂於欲境諸貪、 等 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 總名為 貪,……。瞋火 云何? 答: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忿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癡火 云何? 答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廣說乃至癡類癡生,改類改生, 總名為 癡。……。如世尊說:「諸有愚夫類,貪瞋癡火燒,如次耽欲境,害生憎聖法。於三毒熾火,若不如實知,便耽著有身,不能趣寂滅。由斯履邪路,墮三惡趣中,受劇苦淪迴,不解脫魔縛。」 此處說貪嗔癡 三毒熾 火 的 內容最完整, 以此為因,而領受如是之果: 由此貪愛 ( 瞋恚,愚癡) 所蔽伏 者 ,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又由貪愛 ( 瞋恚,愚癡) 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 由三毒 的 堅固執著, 讓人耽湎、損害、無知而有種種過患,身心如火燒,是為熱惱;於此若不能如實 的 了知,必受其牽制而墮落三惡道,長受劇苦之輪迴,不得解脫。 《正法念處經》卷23 :        為如是 等 六欲所 燒, 日夜增長六欲之火, 縱逸熾然,而不覺知。 而三毒源於無明, 起惑而有貪、嗔, 妄取於六塵而有愛取,啟動了十二因緣 的 流轉。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 卷555 : 無明如火無邊際,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如火無邊際。 由迷惑不覺而縱逸於虛假之外境, 造種種惡業,自陷於五惡之苦報,《無量壽經》云:      五惡五痛五燒之中, 為最劇苦 …… 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燒人。 …… ( 其原因) 但作眾惡, 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惡所招,